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社会情绪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杨柳, 杜薇, 方平, 姜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4): 446-45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4.003
    摘要584)   HTML61)    PDF(pc) (759KB)(389)    收藏

    参考新形势下社会情绪特点,基于积极−消极情感模型,构建社会情绪理论结构,并编制社会情绪量表。研究共施测1464名民众,验证量表结构及其信效度。结果发现,社会情绪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其中积极社会情绪量表共3个维度:社会自豪、社会同情和社会感恩;消极社会情绪量表共4个维度:社会冷漠、社会抱怨、社会焦虑和社会浮躁。社会情绪量表及其分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可作为民众社会情绪的有效测评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威胁性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基于情绪动机理论的视角
    郭秀娟, 任维聪, 张志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3): 289-295.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3.001
    摘要458)   HTML47)    PDF(pc) (633KB)(550)    收藏

    本研究从动机角度探讨两种特定的威胁性情绪(愤怒、恐惧)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分别采用情绪面孔图片(实验1)和身体图片(实验2),通过时间比较任务(实验1、实验2)和时间估计任务(实验3),均发现了时间知觉在愤怒和恐惧这两种威胁性情绪影响下的差异:与中性情绪相比,愤怒引起主观时间变短,恐惧引起主观时间变长。研究揭示了情绪动机对时间知觉的影响,趋近动机下主观时间变短,回避动机下主观时间变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家庭亲密度与大学生抑郁:社交焦虑和感恩的作用
    刘海东, 虞芷筠, 叶宝娟, 杨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4): 556-56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4.017
    摘要447)   HTML52)    PDF(pc) (766KB)(360)    收藏

    为探讨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及社交焦虑和感恩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问卷法对1027名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焦虑在家庭亲密度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感恩调节了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抑郁的直接作用以及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与感恩水平较低的大学生相比,家庭亲密度对抑郁和社交焦虑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感恩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中更强;同时,与感恩水平较低的大学生相比,社交焦虑对抑郁的正向预测作用在感恩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中更弱。本研究揭示了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对预防大学生抑郁具有启示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情绪躯体语言的注意偏向
    李骋诗, 江宏君, 胡金生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3): 296-30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3.002
    摘要424)   HTML47)    PDF(pc) (818KB)(409)    收藏

    情绪躯体语言是在社交场合中传递情绪信息的典型非字面语言形式,包含重要社交信息。本研究从注意偏向角度考察孤独症个体的情绪躯体语言加工特点和认知机制。实验1采用点探测范式向被试呈现高兴、愤怒、恐惧、悲伤情绪躯体语言图片,考察孤独症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显示孤独症组未表现出对某类情绪躯体语言的注意偏向。实验2进一步采用生态效度更高的自由浏览范式考察孤独症组对情绪躯体语言图片的眼动特点。结果显示孤独症组对悲伤躯体语言注意回避,对高兴躯体语言注意增强和注意解离困难。结果表明,孤独症个体对不同类型的情绪躯体语言的注意偏向特征不同。自由浏览范式对于识别孤独症情绪躯体语言的注意偏向特点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重复词无法帮助中文读者获得副中央凹词类信息
    鹿子佳, 张志超, 符颖, 张慢慢, 臧传丽,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5): 577-584.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5.001
    摘要422)   HTML1110)    PDF(pc) (682KB)(488)    收藏

    重复词可以促进词汇的早期加工,利用重复词加工的这一特点,本研究采用边界范式探讨了中文句子阅读中重复词作为预视词出现时能否帮助读者获得预视词的词类信息。实验设置5种预视水平:一致预视、非重复−词类一致预视、非重复−词类不一致预视、重复−词类一致预视和重复−词类不一致预视。结果发现:(1)重复预视条件的主效应显著,重复预视条件下,读者对目标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单一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短于非重复预视条件,且跳读率更高;(2)词类一致性的主效应不显著;(3)重复和非重复条件下词类一致性预视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当利用重复词促进词汇早期加工时,读者仍然没有获得预视词的词类信息。研究结果支持了E-Z读者模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民众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
    方平, 易子健, 姜媛, 庞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4): 433-439.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4.001
    摘要360)   HTML40)    PDF(pc) (619KB)(239)    收藏

    社会适应是反映社会心态的重要指标。鉴于对社会适应的测量缺少恰当的工具,本研究依据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的理论编制民众社会适应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研究抽取了全国各地各行业、各岗位民众965人进行施测,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了正式量表,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所得民众社会适应量表包括人际适应、文化适应、生活适应和自我适应4个维度共计23个项目。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2~0.93之间,重测信度为0.83。总之,民众社会适应量表的拟合度以及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为考察民众社会适应提供了可行的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重要失败经历对高、低耐挫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影响
    都旭, 冯萌萌,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3): 374-380.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3.012
    摘要357)   HTML36)    PDF(pc) (664KB)(350)    收藏

    为考察重要失败经历对高、低耐挫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影响,实验1操纵高、低耐挫大学生在非常重要和较重要任务上经历失败。结果发现,与较重要任务相比,在非常重要任务上失败后,大学生有更消极的情绪和更强的成功坚信程度;低耐挫大学生有更少的坚持意愿,高耐挫大学生有更多的坚持行为。实验2操纵高、低耐挫大学生在非常重要任务上经历连续失败。结果发现,高耐挫大学生的成功坚信程度在经历连续3次、4次失败时显著下降,坚持意愿在连续3次失败时显著下降。低耐挫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成功坚信程度在经历连续3次、5次失败时显著下降;坚持意愿在经历连续2次、4次失败时显著下降。结果表明,任务重要程度影响高、低耐挫大学生的挫折心理;高、低耐挫大学生经历连续失败时的挫折心理变化趋势不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创新行为和心理健康的链式中介作用
    巩彦斌, 杨海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6): 770-775.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6.007
    摘要343)   HTML57)    PDF(pc) (677KB)(295)    收藏
    为考察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同时探讨创新行为和心理健康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体育锻炼问卷、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创新行为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本科院校167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体育锻炼与智能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体育锻炼与创新行为、心理健康皆呈显著正相关;创新行为、心理健康与智能手机成瘾皆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行为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2)创新行为和心理健康分别在体育锻炼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新行为和心理健康在体育锻炼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父母协同教养对其教养压力的影响:亲子亲密性和亲子冲突性的中介作用
    彭于珏, 郭成, 曾晋逸, 陈帅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4): 488-495.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4.008
    摘要340)   HTML47)    PDF(pc) (746KB)(336)    收藏

    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和教养压力的亲子关系模型,采用问卷法对5362名小学生家长进行调查,从家庭系统中的关系视角探索协同教养与父母教养压力的关系,同时检验父母感知的亲子关系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协同教养中团结、冲突和贬低方式对教养压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一致性方式对教养压力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2)亲子亲密性在团结性和冲突性协同教养与教养压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一致性协同教养与教养压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亲子冲突性在团结性、冲突性和贬低性协同教养与教养压力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家庭关系层面探讨了父母教养压力的影响机制,强调关注家庭成员间的积极关系建设,通过营造积极的家庭关系氛围和良好的互动模式为父母提供支持,缓解父母的教养压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学业焦虑的关系:未来取向和父母学业参与的作用
    李甜甜, 顾吉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3): 359-366.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3.010
    摘要339)   HTML27)    PDF(pc) (749KB)(595)    收藏

    本研究以山东省7所小学4~6年级的5164名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了父母心理控制、未来取向、父母学业参与与儿童学业焦虑的关系。结果显示:(1)父母心理控制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未来取向,显著正向预测儿童学业焦虑;(2)儿童未来取向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学业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母学业参与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学业焦虑间起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会增加儿童的学业焦虑,而增加儿童的未来取向和提升父母学业参与能够有效降低儿童的学业焦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父母婚姻冲突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何然, 陈福美, 罗芮, 赵云燕, 李昭仪, 罗玉晗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3): 352-358.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3.009
    摘要328)   HTML40)    PDF(pc) (707KB)(484)    收藏

    为探讨二孩家庭中父母婚姻冲突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同时分析同胞关系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07名来自二孩家庭的青少年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婚姻冲突与二孩家庭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2)父母婚姻冲突与二孩家庭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被“同胞温暖”“同胞敌意”两条路径部分中介;(3)父母婚姻冲突与二孩家庭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还被“同胞温暖−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这一链式路径部分中介。研究揭示了父母婚姻冲突是如何影响二孩家庭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对二孩家庭教养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占萍萍, 古静静, 王金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6): 776-78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6.008
    摘要327)   HTML57)    PDF(pc) (838KB)(286)    收藏
    为探讨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并检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作用,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对重庆市409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亲和母亲均存在三种潜在教养类型,即积极型、混合型和消极型;(2)与父母混合型教养类型相比,父母积极型教养类型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3)以父母混合型教养类型作为参照组,适应性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父母积极型教养类型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中介作用,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父母消极型教养类型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社会困境下道德认同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李红, 林嘉浩, 何宁, 王紫祎, 张亮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3): 410-417.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3.017
    摘要326)   HTML23)    PDF(pc) (750KB)(422)    收藏

    公共资源困境是探讨共享“公共资源”之下个体对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取舍问题的重要命题。本研究采用公共资源困境范式进行行为实验,考察道德认同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解释水平与金钱启动的中介与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困境中高道德认同者具有更多合作行为;(2)解释水平在道德认同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金钱启动调节道德认同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对于道德认同对合作行为的正向预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性启动条件下,道德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合作行为;金钱启动条件下,该效应被削弱并趋于消失。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民众社会风险感知量表的编制
    庞卉, 金晓楠, 姜媛, 方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4): 440-445.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4.002
    摘要317)   HTML29)    PDF(pc) (594KB)(271)    收藏

    了解民众社会风险感知对国家制定政策非常重要,但现有的测量工具只能局部反映社会的潜在风险,缺乏对全社会层面的整体反映,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民众社会风险感知量表。通过梳理文献、专家评估以及调查确定民众社会风险感知的结构并形成初始量表,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民众社会风险感知正式量表。正式量表由10个维度组成,分别是网络安全、房价压力、养老问题、政务公开、区域差异、医疗卫生、教育培养、社会人际、生态环境、就业保障,共计30个项目。民众社会风险感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作为测量中国民众社会风险感知的工具,并为社会风险的评估、预警、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大学生自我分化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羞怯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李娇娇, 袁海龙, 徐碧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3): 395-402.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3.015
    摘要295)   HTML28)    PDF(pc) (709KB)(455)    收藏

    为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羞怯和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自我分化量表、羞怯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问卷对7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自我分化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游戏成瘾。(2)自我控制在自我分化和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3)羞怯、自我控制在自我分化和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厘清自我分化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机制,为网络游戏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新的视角。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老年人微信使用与获得感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蒋俊杰, 陈珺怡, 喻婧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3): 367-37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3.011
    摘要290)   HTML31)    PDF(pc) (692KB)(432)    收藏

    微信的普及和使用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挑战与改变。本研究探讨了老年人微信使用强度与获得感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招募了916名55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微信使用强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获得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显示:(1)微信使用强度正向预测老年人的获得感;(2)领悟社会支持和生命意义感在微信使用强度和获得感之间起到单独的中介作用以及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微信使用可以提升其领悟社会支持和生命意义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积极共情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自我建构的中介与社会比较的调节作用
    田可心, 阴山燕, 武亦文, 胡文彬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5): 712-719.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5.019
    摘要285)   HTML14)    PDF(pc) (707KB)(263)    收藏

    为了探讨高中生积极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77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考察自我构建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比较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积极共情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独立性自我建构和依存性自我建构分别在积极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下行社会比较调节了积极共情与独立性自我建构的关系。研究结果为高中生积极共情、自我建构、社会比较和亲社会行为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持,为促进高中生亲社会行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冲动性的潜类别及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基于个体中心的潜在剖面分析
    杨洋, 杨亚楠, 邱少劼, 李莹娜, 刘羽, 贾绪计, 林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4): 564-572.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4.018
    摘要284)   HTML24)    PDF(pc) (752KB)(239)    收藏

    自杀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非正常死因之一。本研究从个体为中心的角度,探究冲动性特质的潜类别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杀意念量表和冲动行为量表对85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冲动性存在四个潜类别:缺乏毅力−考虑型、均衡型、低急迫−缺乏毅力型和高急迫−快感寻求型,且四种类别在自杀意念和风险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缺乏毅力−考虑型和高急迫−快感寻求型两个冲动性亚类别是自杀风险的高危群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不同类型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王钟潍, 任沿静, 陈晓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4): 496-502.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4.009
    摘要283)   HTML27)    PDF(pc) (676KB)(211)    收藏

    以重庆市两所公立中学的888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了不同类型的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家长参与和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与亲子教育期望一致的情况相比,当实际的父母教育期望高于自我教育期望或感知的父母教育期望低于自我教育期望时,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好。(2)实际的父母教育期望高于自我教育期望这一方向的差异,通过家长参与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绩。(3)感知的父母教育期望高于或低于自我教育期望,均通过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提取诱发遗忘的动态效应:提取与重学交叉混合练习的联合影响
    王卓, 刘旭, 蔡佳, 陈芷柔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5): 585-591.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5.002
    摘要280)   HTML725)    PDF(pc) (793KB)(286)    收藏

    提取诱发遗忘(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RIF)的提取特定性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情境,忽视了提取与重学交叉混合练习对RIF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提取练习范式变式,实验1通过单一与混合两种方式操作练习情境,旨在验证RIF的动态效应;实验2通过联合混合练习与再学两种操作,旨在借助RIF加速再学现象探讨混合情境中RIF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仅提取练习在单一情境中可以产生RIF,RIF存在提取特定性;(2)重学练习在混合情境中可以产生RIF,重学练习表现出RIF动态效应;(3)再学可消除RIF,混合情境中产生了RIF加速再学现象。结果表明,重学练习在由单一情境转变为混合情境时会产生稳定的RIF动态效应,且这种RIF是由抑制机制引起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