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甜甜, 徐鹤文. 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5): 700-706. |
[2] |
郝喜玲, 陈煊, 刘依冉. 失败恐惧对大学生失败学习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5): 707-713. |
[3] |
刘建榕, 谢林君, 郑琳. 社会性发展迟滞大学生的情绪韵律识别特点[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5): 714-720. |
[4] |
李娇娇, 刘晓冰, 裴丹丹, 徐碧波, 尹锡杨.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恶意创造力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4): 563-569. |
[5] |
尹静, 李传英, 马世超, 徐瑜姣, 李永升. 大学生人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压力感知的中介与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3): 426-432. |
[6] |
姜琨, 兰泽波, 孙晓铜, 丁晓辉, 陶佳雨. 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1): 96-100. |
[7] |
杨雪, 雷江华. 阅读能力对听障大学生语音编码的调节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5): 599-605. |
[8] |
朱莹莹, 马晓晴, 唐卓仪, 杨敏齐. 睡眠类型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5): 657-664,694. |
[9] |
彭顺, 胡祥恩. 大学生压力与疲劳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4): 563-570. |
[10] |
陈佩儀, 陈瑜, 杨雪岭. 中庸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机制: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4): 571-576. |
[11] |
彭丽仪, 胡义秋, 曾子豪, 詹林. 儿童期受虐经历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和MAOA基因rs3027407多态性的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2): 230-236. |
[12] |
闫广芬, 姜琨, 兰泽波, 丁晓辉. 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对适应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2): 252-257. |
[13] |
纪凌开, 刘华山, 李晨璐. 温水煮青蛙:专业认同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 18(6): 833-838. |
[14] |
黄明明, 赵守盈. 述情障碍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孤独感与正念的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 18(5): 686-692. |
[15] |
吴晓靓, 盖笑松, 王文, 谢笑春, 王宏, 顾婷玉. 中国中学生和大学生幸福感常模的制定[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 18(4): 530-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