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浩圻, 陈丽兰.(2015). 海南大学生交往焦虑在手机成瘾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 中国学校卫生, 36(8), 1164-1166. [2] 韩登亮, 齐志斐.(2005).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学探析. 当代青年研究, 4(12), 34-38. [3] 李晓玲, 唐海波, 明庆森, 张花.(2014). 大学生孤独感和自我和谐的关系: 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3), 530-532. [4] 李艳兰.(2010). 大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 26(2), 139-140. [5] 李源晖, 马翠荣, 许艳, 周青, 孙程, 房雨婷, ……, 姚应水.(2013). 安徽省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相关分析. 中国校医, 27(6), 401-404. [6] 刘红, 王洪礼.(2011).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 心理科学, 34(6), 1453-1459. [7] 刘元, 魏华, 周宗奎, 刘珍.(2013). 大学生自我和谐仔自我隐瞒和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 中国学校卫生, 34(8), 992-993. [8] 刘志强.(2014). 高职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 现代预防医学, 41(16), 2970-2974. [9] 陆少艳, 周王义, 金华利, 程子龙, 贺连平, 金岳龙, ……, 姚应水.(2013). 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校医, 27(2), 89-92. [10] 曲可佳, 邹泓, 余益兵.(2010). 青少年孤独感与人格五因素的关系: 人际关系能力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探新, 30(6), 75-80. [11] 苏双, 潘婷婷, 刘勤学, 陈潇雯, 王宇静, 李明月.(2014).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5), 392-396. [12] 孙江伟, 李琳, 林超, 吴声, 汤迪, 穆凯.(2014). 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症及与孤独感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 30(9), 1147-1150. [13] 屠斌斌, 张俊龙, 姜伊素.(2010).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9(4), 48-50. [14] 王东宇, 长晓戌.(2001). 师范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34(3), 48-50. [15] 王慧慧, 王孟成, 吴胜齐.(2015). 不同手机成瘾类型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基于潜剖面分析的结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5), 881-885. [16] 王明忠, 付聪, 周宗奎.(2015).“大五”人格、依恋与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探新, 16(5), 436-441. [17] 熊婕, 周宗奎, 陈武, 游志麒, 翟紫艳.(2012).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 心理卫生评估, 26(3), 222-225. [18] 徐华, 吴玄娜, 兰彦婷, 陈英和.(2008).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1), 26-27. [19] 张玲, 伍亚舟, 李媛, 谢莎丽, 石凯.(2012). 军校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8(4), 515-517. [20] 张姝玥, 林艳.(2014). 高校学生自我和谐、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35(5), 682-684. [21] 邹云飞, 邹云青, 姚应水.(2011). 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和手机依赖症的横断面研究. 皖南医学院学报, 30(1), 77-80. [22] Billieux, J., Van der Linden, M., & Rochat, L.(2008). 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actual an problematic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2(9), 1195-1210. [23] Davis, R. A.(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2), 187-195. [24] Pervin, L. A., & John, O. P.(2003). 人格手册: 理论与研究(第2版). 黄希庭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5] Rokach, A., Orzeck,T., Moya, M. C., & Expósito, F.(2002). Causes of loneliness in North America and Spain. European Psychologist, 7(1), 70-79. [26] Stokes, J. P.(1985). The rel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to loneli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4), 981-990. [27] Townsend, A. M.(2000). Life in the real-timecity: Mobile telephones and urban metabolism.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7(2), 85-104. [28] Yen, C., Tang, T., Yen, J., Lin, H. C., Huang, C. F., Liu, S. C., & Ko, C. H.(2009). Symptoms of problematic cellular phone use,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in Southern Taiwan.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2(4), 863-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