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英和, 韩瑽瑽.(2012). 儿童青少年元认知的发展特点及作用的心理机制. 心理科学, 35, 537-543. [2] 康玥媛.(2009). 高中数学高才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3] 林崇德.(1997). 论学科能力的建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5-12. [4] 李洪玉, 何一粟.(2004). 学习能力发展心理学.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5] 李洪玉, 阴国恩.(1997). 中小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 20(5), 423-427. [6] 李娜.(2010).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7] 李士锜.(1996). 熟能生巧吗. 数学教育学报, 5(3), 46-50. [8] 沈德立, 白学军.(2006). 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 29(1), 2-6. [9] 沈德立, 李洪玉, 庄素芳, 杜辉, 胡建俊, 张维.(2000). 中小学生的智力、学习态度与其数学学业成就的相关性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1(2), 1-5. [10] “数学教学效率论”江西子课题组.(2005). 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成因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 14(3), 53-56. [11] 司继伟.(2000). 心理因素对高中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9-11. [12] 王光明.(2005). 重视数学教学效率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效率论”课题简介. 数学教育学报, 14(3), 47-50. [13] 王光明, 刁颖.(2009). 高效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 18(3), 39-41. [14] 王光明, 廖晶, 黄倩, 王兆云, Douglas McDougall.(2015). 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问卷的编制. 数学教育学报, 24(5), 25-36. [15] 王光明, 佘文娟, 宋金锦.(2014). 基于NVivo10质性分析的高效数学学习心理结构模型.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1), 74-79. [16] 王光明, 宋金锦, 王兆云.(2015). 高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特征调查问卷的编制. 数学教育学报, 24(3), 17-27. [17] 王光明, 佘文娟, 王兆云.(2016). 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14(2), 152-161. [18] 王晓柳, 李宁玉, 郝京华, 吴康宁.(1988).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不同成绩的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其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2), 57-64. [19] 王振宏, 刘萍.(2000). 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专业成就的影响. 心理学报, 32(1), 65-69. [20] 吴明隆.(2010). 结构方程模型: AMOS的操作与应用(第2版).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1] 张厚粲, 王晓平.(1989).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在我国的修订. 心理学报, (2), 113-121. [22] 张宏如, 沈烈敏.(2005). 学习动机、元认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心理科学, 28(1), 114-116. [23] Cohen, J.(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Retrieved February 10, 2015 from http://www.lrdc.pitt.edu/schneider/P2465/Readings/Cohen, %201988%20(Statistical%20Power, %20273-406). pdf [24] Creswell, J. W.(2012).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 [25] Hoffman, B., & Spatariu, A.(2008).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metacognitive prompting on math problem-solving efficiency.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3(4), 875-893. [26] Nelson, T. O.(1996). Consciousness and metacogn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2), 102-116. [27] Osborne, R. J., & Wittrock, M. C.(1983). Learning science: A generative process. Science education, 67(4), 489-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