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1998).赞赏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两位心理学家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四川心理科学,1,40-45 张春兴.(2002).心理学思想的流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蔡寒松,周榕.(2002).关于最近发展区经典概念的拓展的理论思考.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 车文博.(1998).“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举世公认、影响全球”.心理学探新,4,37-38. 陈立.(1998).给“维果茨基研究会成立大会”的贺信.心理学探新,4,1. 方格,田学红,毕鸿燕.(2001).幼儿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心理学报,33(1),30-36 高文.(1999).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取向.外国教育资料,3,45-47 龚浩然.(1997).维果茨基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贡献.心理发展与教育,4,61-64. 龚浩然,黄秀兰.(1999).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龚浩然,黄秀兰.(1990).维果茨基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心理学的影响.见刘范.心理学发展的近期研究(33-42).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龚浩然.(2001).维果茨基的科学心理学思想在中国.中国心理学会.当代中国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华山.(2002).维果茨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 麻彦坤.(2005).维果茨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Pawlik,K.(2001).中国心理学在世界心理学领域中正扮演着一个非常活跃的角色.心理学报,33(6),571. 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2006).龚浩然与俄罗斯心理学研究——献给第一个中国“俄罗斯年”暨维果茨基诞辰110周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田野.(2002).从认知心理学谈幼儿语言课程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2,39-45 王光荣.(2009).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王光荣.(2012).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心理学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6),944-948 熊哲宏,李其维.(2002).论儿童的文化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王文静.(2002)维果茨基学说的运用与发展:基于社会情境的共创性暑期课程案例研究.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 杨鑫辉.(2001).应当加强苏俄心理学的研究.见杨鑫辉.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技术(329-335).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张粹然.(2000)维果茨基的教育心理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 张建卫 ,刘玉新.(1999).维果茨基发展心理研究方法体系之初探.东北师大学报,5,9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