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秀娟, 李馨, 白学军. 阅读方式和学习次数对中文词汇的产生效应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5): 600-606. |
[2] |
李文福, 翟吉存, 李青青, 陈井婷. 自我损耗对科学发明问题解决中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5): 677-683. |
[3] |
李士一, 谢岩枫, 赵光, 白学军. 媒体多任务经验对不同注意模式下内隐记忆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4): 433-440. |
[4] |
陈相霖, 张军恒, 晏碧华. 现实场景典型空间位置关系客体的解码效应[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4): 441-449. |
[5] |
仝文, 余雪, 刘志方, 朱星宇, 齐琦. 快慢读者利用语境信息的差异:加工深度的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4): 450-456. |
[6] |
王爱君, 黄杰, 张明. 自我优势效应对远近空间中空间参照框架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3): 297-303. |
[7] |
张慢慢, 胡惠兰, 边菡, 李芳, 张志超, 臧传丽. 中文阅读中快速读者与慢速读者的词频效应[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3): 304-310. |
[8] |
王永胜, 何立媛, 李馨, 白学军. 副中央凹低频双字词首字字频的预视效应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3): 311-317. |
[9] |
盖笑松, 吴晓靓, 顾婷玉, 张婵, 马媛春. 初中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积极品质对中考成绩的预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3): 368-374. |
[10] |
罗利, 杨东, 陈圣栋, 高伟, 陈永强, 袁加锦. 特质敬畏对亲社会倾向的正向预测:自我超越和共情的多重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3): 390-396. |
[11] |
秦钊, 王影超, 叶佳滢, 袁小源, 闫国利. 聋人句子阅读中的视觉功能补偿现象: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的证据[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2): 167-173. |
[12] |
白慧慧, 王雨晴, 孙婉靖.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元分析[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2): 261-267. |
[13] |
徐慧, 李美佳, 彭华茂. 眼睛注视线索对经济领域风险决策的影响:基于框架效应范式[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1): 37-44. |
[14] |
陈艳桃, 高晓彤, 陈兆琳, 黄时华. 基于双因素模型的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基于双因素模型的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1): 88-95. |
[15] |
章玉祉, 高异, 张积家. 义符启动范式下义符语义和语法激活的位置效应[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6): 721-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