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1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理论进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研究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
    梁宝勇
    2012, 10(4):  241-247. 
    摘要 ( )   PDF(8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制》的开篇报告,本文界定了《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素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在经典的素质-应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作为心理素质影响健康的理论模型。确定了可以用来反映中国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的8种心理特质和“类特质”(自我概念,人际心理素质,坚韧性,弹性特质,情绪性,社会期许性,生活信念和健康信念)和两种“亚特质”(认知风格和应对风格)。制定了测评系统的研制计划,并规定了量表编制的技术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心理测量学指标。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编制
    方晓义,;袁晓娇;曹洪健;谢庆红3
    2012, 10(4):  248-254. 
    摘要 ( )   PDF(7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编制适合中国成年人的一般自我概念测量工具。通过理论分析,建构了一般自我概念的四个维度,包括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并据此编制了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分别选取北京地区450名和400名大学生进行预试和正式测试: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建构的一般自我概念四维测量模型结构合理,拟合良好;项目及信效度分析表明,量表各项目区分度良好,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因此,该量表可作为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和自我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工具。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的编制
    李强,;徐晟;李凌;黄艳;徐旻3
    2012, 10(4):  255-261. 
    摘要 ( )   PDF(7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制中国成年人社会赞许性量表。参考已有同类量表,通过小组讨论、专家访谈等方法编写题目,通过两次预测筛选、修改并确定量表题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第三次测试以检验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征。结果表明,本次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内部一致性、分半和重测信度以及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同质效度和聚合效度。结论: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被用来测量和评估现代中国成年人的社会赞许性。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情绪性量表的编制
    洪炜,;张严3
    2012, 10(4):  262-268. 
    摘要 ( )   PDF(8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情绪性在人格特质层面的内涵及结构,并编制适合中国成年人使用的情绪性量表。采用开放性问卷调查,专家讨论及参考国内外同类量表的方式形成条目池,分别选取203名和522名大学生对量表进行预试和正式施测,检验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研究发现(1)情绪性量表由3个维度组成,分别是愉悦性、镇定性和表达性,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2)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较好,量表结构合理;(3)情绪性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以及情绪表达量表有较好的同时效度。情绪性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令人满意,可以用来评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
    梁宝勇;程诚
    2012, 10(4):  269-277. 
    摘要 ( )   PDF(9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制适用于我国成年人使用的心理弹性量表。通过对心理弹性研究的文献分析,将心理弹性定义为能够帮助个体从逆境、灾难、丧失或威胁等重大应激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中恢复过来的心理特质。在确立内控性,注重问题解决的应对风格,乐观性,接受和运用社会支持的人格倾向性,接纳性5个维度后,编写与之对应的50个项目。通过对420名大学生被试的测试进行项目筛选后,形成由30个项目组成的正式量表。通过对285名成年被试和457名大学生被试的实测,考察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表明,心理弹性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也
    基础心理学
    概念提示和音乐经验对音乐张力感知发展的影响
    王娜;刘湍丽;沈德立
    2012, 10(4):  278-283. 
    摘要 ( )   PDF(5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小四、初二和高二年级中有音乐经验和无音乐经验的学生为被试,采用等级量表评定法,通过两个实验,分别在无概念提示和有概念提示的条件下,要求被试对音乐旋律片段的张力进行判断,探讨概念提示和音乐经验对于音乐张力感知的影响。结果发现:(1)音乐张力感知是一个随个体成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之间音乐张力感知变化较大,到高中二年级趋于稳定;音乐训练经验仅对小学四年级被试的音乐张力感知有促进作用;(2)概念提示有助于小学四年级被试对音乐张力概念的理解,而对高二被试无显著促进作用,说明音乐张力概念的掌握
    音乐经验对言语加工能力的促进作用
    吴寒;张林军;舒华
    2012, 10(4):  284-288. 
    摘要 ( )   PDF(4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考察对象,探讨了音乐经验对不同层次的言语加工能力的促进作用,发现:在声音信号的加工层面,音乐经验对音高和时长信息感知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语音意识层面,音乐经验的促进作用只局限于声调意识;在言语记忆方面,音乐经验可以促进言语材料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
    竞争情境中的人格取向——理论建构及实证
    王晓钧;何丽;张晓霞
    2012, 10(4):  289-296. 
    摘要 ( )   PDF(10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竞争情境中的人格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人格取向理论。人格取向理论的假设建构模型包括四种人格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以1399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建构效度,既可作为证明该理论建构的有效工具,亦可作为评估竞争情境人
    印尼留学生汉语句子产生中的跨语言句法启动
    张金桥;王燕
    2012, 10(4):  297-300. 
    摘要 ( )   PDF(3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图片描述范式探讨了不同年级印尼留学生汉语句子产生中的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印尼语主动句启动条件下中年级印尼留学生没有产生跨语言句法启动,而高年级印尼留学生产生了跨语言句法启动;印尼语被动句启动条件下中、高年级印尼留学生均产生明显的跨语言句法启动。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印尼留学生印尼语-汉语间跨语言句法启动与词序无关而与汉语水平有关。即使启动句为词序不同的印尼语被动句时,也能产生印尼语-汉语间跨语言句法启动。中年级印尼留学生句法表征中母语句法特征占优势,高年级印尼留学生句法表征中母语和汉语两种句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利用绘画区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功能的探索
    周念丽;方俊明
    2012, 10(4):  301-306. 
    摘要 ( )   PDF(9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儿童绘画发展理论,通过对160名3.2~14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自由画”、“绘人”和“家庭成员画”的赋值编码以及与普通儿童绘画的对比,从量与质的角度,分析和探索了绘画在区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功能的可行性。
    7-11岁儿童心理状态信息理解与使用的发展特点及关系
    陈友庆;马晓璐3
    2012, 10(4):  307-312. 
    摘要 ( )   PDF(6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失言任务和改进的说服任务考察了153名7-11岁儿童的心理理论理解和使用能力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儿童的失言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信息使用能力7-9岁时发展迅速,9岁后趋于稳定;两种能力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两者呈现中度相关;8-9岁是儿童失言理解和心理状态信息使用发展的转折点。结果表明:心理状态理解和使用的能力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发展基本同步。
    理论进展
    惯例的实证研究进展:心理学的视角
    张梅;林崇德;辛自强
    2012, 10(4):  313-319. 
    摘要 ( )   PDF(7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惯例是人们在重复解决同一问题时形成的程序化行为或策略,它既可以从个体,也可以从群体的视角来研究。在心理学中,惯例的研究始于思维定势和内隐学习;近年来,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推动下,研究者们已从个体与群体问题解决、决策的视角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而惯例重复性的特征又为它与重复博弈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可能。未来的惯例研究可以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从其普遍性和特点、信息搜索、知识迁移等角度展开。
    第五届中国国际眼动大会会议纪要
    2012, 10(4):  320-32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