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20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心理学
    有意遗忘与自我参照:基于储存—提取模型的新方法
    宋耀武, 王润洲, 刘昌昊, 赵小军
    2018, 16(1):  1-12. 
    摘要 ( )   PDF(6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对有意遗忘以及自我参照条件下有意遗忘解释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编码和抑制的观点上,并且很少有研究内隐自我参照条件下的有意遗忘。以往的研究之所以会造成争议,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使用一种可量化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有意遗忘过程中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未来有意遗忘以及其他记忆和遗忘的研究可采用储存—提取模型并结合多项式建模技术,通过对储存和提取过程的参数分析帮助研究者解释有关现象产生时伴随的内部心理机制。
    任务框架和社会距离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刘耀中, 刘敏, 彭滨
    2018, 16(1):  13-21. 
    摘要 ( )   PDF(11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运用金钱博弈任务,从行为上探讨了社会距离与任务框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并结合ERP技术进一步探讨了社会距离对风险决策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正性框架下自我决策时风险选项选择率显著高于为他人决策;负性框架下自我决策时风险选择率显著低于为他人决策;社会距离所诱发的N350、P300和LNP等晚期成分波幅出现明显的分离。N350和LNP成分主要与决策过程中个体的冲突抑制有关,主要表现为为陌生人决策会诱发负走向较大的N350波幅和LNP波幅,而对于正走向的P300成分则发现为朋友决策时的波幅较大。结果表明社会距离影响决策中的再评价过程。
    语音型噪音对二语者汉语元音声调感知的影响
    徐灿, 杨小虎, 汪玉霞, 张辉, 丁红卫, 刘畅
    2018, 16(1):  22-30. 
    摘要 ( )   PDF(7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安静、语音型噪音、语音调制型噪音三种背景下测量了汉语母语者、汉语中、高水平的韩语母语者感知汉语元音和声调的正确率。安静背景下,三组人的语音感知类似,而在语音型噪音背景下,汉语母语者的感知正确率显著高于中水平二语者。进一步的检验表明中水平二语者在语音型噪音背景下的感知难度较大是由于其受到的语音型噪音中能量掩蔽的影响比母语被试要大,而其受到的信息掩蔽的干扰和另外两组被试相近。
    刺激冲突和反应冲突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中顶部P3
    唐丹丹, 彭微微, 杨青松, 陈安涛, 陈雪飞
    2018, 16(1):  31-36. 
    摘要 ( )   PDF(6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色-词Flanker任务中,研究者采用2:1映射设计能构造两类冲突:刺激冲突和反应冲突。然而,这两类冲突所涉及的神经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2:1映射设计,记录了31个健康成人被试完成色-词Flanker任务时的行为和脑电数据。反应时数据显示了明显的刺激冲突和反应冲突。事件相关电位结果表明,中顶部P3峰值与刺激冲突有关,峰潜伏期能预测反应冲突。所以,中顶部P3反映了刺激冲突和反应冲突的神经机制。
    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工阶段的作用
    路瑶, 张颖颖, 陈宝国
    2018, 16(1):  37-44. 
    摘要 ( )   PDF(7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的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工阶段的作用。实验采用线索化的语言转换范式,要求汉–英双语者根据线索使用汉语或英语对图片进行命名,记录线索加工阶段的脑电成分。采用AX连续执行测验(AX-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中AY试次的错误率作为主动性控制参与程度的指标。结果发现,在线索呈现后的200-350 ms和350-500 ms两个时间窗口,转换试次比重复试次诱发了更负的N2波幅和晚期负波,而且AY试次的错误率可以显著地预测转换试次的N2和晚期负波的波幅。结果表明,语言转换的线索加工可区分为由主动性控制调节的两个阶段,即“与非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分离”和“转入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阶段。本研究为主动性控制参与语言转换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他人积极情绪对自我控制资源的替代恢复及机制
    胡圣楠, 成志娟, 窦东徽, 张红川, 翁学东
    2018, 16(1):  45-50. 
    摘要 ( )   PDF(5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替代恢复指通过想象他人资源恢复可恢复自身的资源。研究探讨了他人积极情绪的替代恢复及人际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331名大学生为被试,实验1和2通过消词任务消耗自控资源后,用文字材料呈现他人积极、他人中性情绪和自我积极情绪,用定价任务考察自控资源的恢复,实验2通过眼神测验测量人际敏感性。结果发现,自控资源消耗后,他人积极情绪组对商品的平均定价比他人中性情绪组低,且只在眼测得分高的个体中存在,他人积极情绪组与自我积极情绪组没有差别。研究证实了他人积极情绪对自控资源的替代恢复及人际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张洪家, 汪玲, 张敏
    2018, 16(1):  51-57. 
    摘要 ( )   PDF(5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315名初中生施测Kirton适应–创新认知风格问卷、Williams创造性倾向量表和Torrance创造性思维测验任务,以考察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效率性、规则性均与创造性思维呈显著负相关;在创造性人格中,冒险性、好奇心及挑战性均与创造性思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创新性、效率性分别正向、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人格中,好奇心正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对回归系数的逐步检验发现,创新性维度通过创造性人格而对创造性思维具有间接的积极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则显示,创新性维度、规则性维度以创造性人格为中介分别对创造性思维发生间接的积极、消极影响。可见,创新认知风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而适应认知风格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创新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规则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抑制创造性思维。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认同整合促进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文化框架转换的解释
    李虹, 王茹婧, 倪士光
    2018, 16(1):  58-65. 
    摘要 ( )   PDF(9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2(认同身份启动,城市身份和农村身份)×2(认同整合,高认同整合和低认同整合)的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行为实验法对来自北京、威海的108名流动儿童进行测试,考察其对于城市他人和农村他人的评价,进一步分析认同整合促进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与低认同整合者相比较,高认同整合流动儿童对城市儿童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成绩的评价更积极,表现出同化效应。揭示了文化框架转换是认同整合促进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内在机制。
    聋童与正常儿童对假装表征、模仿性假装和欺骗性假装的认识
    陈友庆
    2018, 16(1):  66-73. 
    摘要 ( )   PDF(5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认为,对假装的认识包含理解假装表征、模仿性假装和欺骗性假装。选取了86名3-5岁的学前儿童和122名3-12岁的聋童,考察他们对假装上述内容的认知情况及差异。结果表明:(1)当假装任务中涉及的事物特征不符合儿童经验时,9岁前的聋童和正常学前儿童难以理解假装表征和模仿性假装。反之若符合儿童的经验,大部分3岁正常儿童及7岁聋童就能正确理解上述内容;(2)5岁正常儿童和7岁聋童已能正确理解欺骗性假装,这比他们在同样情境下理解假装的表征和模仿性假装的年龄要迟。(3)聋童理解假装问题要比正常儿童滞后2-4年,但他们正确理解这些问题的年龄起点及达到的程度与正常儿童可能是一致的,而且发展的趋势也是相似的。(4)手语聋童理解假装问题的成绩好于口语聋童,那些父母会手语或父母是聋人的聋童的成绩好于其他聋童。本研究的结论是:低龄正常儿童和聋童还难以真正理解假装表征;聋童对假装的认识比正常儿童滞后2-4年,但发展趋势相似;聋童自身的手语水平及其父母的手语水平是影响他们理解假装的主要因素。
    3-5岁儿童汉字方向敏感性的发展
    张丽, 李甦
    2018, 16(1):  74-80. 
    摘要 ( )   PDF(5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Surface Pro触屏电脑呈现知觉匹配任务,记录儿童的主动反应,探查了83名3-5岁学前儿童汉字方向(倒置与镜像)敏感性的早期发展及其与汉字阅读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4岁儿童可以很好地区分正反方向的汉字,表现出汉字倒置方向的敏感性。但是,各年龄组儿童还未对镜像汉字表现出敏感性。学前儿童对汉字两种方向的认识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学前儿童的汉字倒置方向敏感性与其汉字阅读能力显著相关。
    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的双向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
    杨舒文, 潘斌, 王婷婷, 司继伟
    2018, 16(1):  81-87. 
    摘要 ( )   PDF(6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15名四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进行间隔一年的两次测查,探讨小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交叉滞后模型发现,(1)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对随后的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当同时考察四类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时,成绩接近目标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2)学业成绩对随后的掌握回避目标与成绩回避目标具有稳定的预测作用;(3)成绩回避目标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大学生乐商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贾林祥, 王保健
    2018, 16(1):  88-95. 
    摘要 ( )   PDF(6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乐商问卷和心理韧性问卷,以466名大学生为被试,分析大学生乐商问卷的组成信度、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以验证问卷的信效度。应用非参数Bootstrap法探究乐商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乐商问卷信效度良好;(2)乐商、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显著;(3)心理韧性在乐商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父母教育期望对四年级学生数学成就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王烨晖, 张缨斌, 辛涛
    2018, 16(1):  96-102. 
    摘要 ( )   PDF(6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我国西部2745名四年级学生为被试,探究父母教育期望与学生数学成就的关系。结果如下:(1)父母教育期望正向预测学生的数学成就;(2)学生的自我期望、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焦虑起积极的中介作用,学习动机—数学焦虑起消极的链式中介作用;(3)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数学成就的影响存在民族差异,汉族群体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自我期望的预测作用小于少数民族群体,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预测作用大于在少数民族群体。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家庭冲突、情绪智力与工作投入的关系
    李永占
    2018, 16(1):  103-110. 
    摘要 ( )   PDF(6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讨特殊教育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通过整群取样选取河南省7所特殊教育学校共256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投入在性别、有无孩子及年龄方面差异显著。就工作家庭冲突水平而言,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有孩子的教师显著高于没孩子的教师,30-40岁的教师冲突水平最高,30岁及以下教师次之,41岁及以上教师最低;在工作投入水平上,女教师显著低于男教师,有孩子的教师显著低于没孩子的教师,41岁及以上教师投入水平最高,30岁及以下教师次之,31-40岁教师最低。(2)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智力、工作投入均呈负相关;情绪智力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3)特殊教育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应用心理学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编制
    方晓义, 袁晓娇, 胡伟, 邓林园, 蔺秀云
    2018, 16(1):  111-118. 
    摘要 ( )   PDF(5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制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工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实际调研及专家研讨的方式构建出量表的三个筛查级别,22个维度指标,并据此发展出具体项目。再通过对890名普通大学生和67名正在接受咨询的临床大学生样本进行预试,对另81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测试,以及多轮专家评估来检验和修订项目,最终形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模型结构合理,拟合良好;量表各项目区分度良好,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咨询求助和未求助大学生在量表以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因此,该量表可作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的测量工具。
    医患沟通对医生刻板印象表达的影响
    王沛, 尹志慧, 罗芯明, 叶旭春, 柏涌海
    2018, 16(1):  119-124. 
    摘要 ( )   PDF(5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沟通频次与刻板印象传递性质的关系入手,以住院患者和尚未成为住院患者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系列再生范式,利用10条4人再生链,探讨了医患沟通频次对医生刻板印象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医生沟通频次高的住院患者在再生链的第2个位置传递医生的积极信息高于消极信息,但是经过4人的传递,住院患者对医生刻板印象信息的传递在积极信息与消极信息没有差异。而与医生沟通频次低的大学生在再生链的后期表现出传递医生消极信息的倾向。该结果表明:沟通频次能够调节有关医生的消极刻板印象的传递—与医生沟通频次高的群体在传递医生的刻板印象信息时,在传递的早期具有积极的倾向性;但经过多人传递之后,在效价方面已经没有倾向性;与医生沟通频次低的群体倾向于传递医生刻板印象的消极信息。
    典型性对群际偏差的影响:以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群际关系为例
    张冀琦, 黄桢炜, 刘力
    2018, 16(1):  125-129. 
    摘要 ( )   PDF(5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已有研究表明典型群体成员会表现出更强的群际偏差。然而,典型群体成员表现群际偏差的基础是内群体偏好还是外群体贬损尚未明确。本研究以中国社会背景下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群际关系为例,对典型城市居民表现群际偏差的基础进行探索。研究一采用相关研究设计考察典型性与群际偏差的关系,结果表明越典型的城市居民会表现越强的内群体偏好,但外群体贬损不受典型性影响。研究二采用实验设计对城市居民典型性进行操纵,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典型性会导致内群体偏好,而非外群体贬损。研究结果一致地表明,典型城市居民表现群际偏差的基础是内群体偏好而非外群体贬损。
    纪检干部腐败容忍度与其组织忠诚的关系
    刘丹, 张建新, 张明妍
    2018, 16(1):  130-138. 
    摘要 ( )   PDF(6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在人格调节和工作倦怠中介作用下,纪检干部的腐败容忍度与其组织忠诚度的关系。采用腐败容忍度量表、组织忠诚量表、工作倦怠量表以及大五人格量表对193名纪检干部进行测查,研究结果表明:(1)纪检干部的腐败容忍度与其组织忠诚显著负相关;(2)腐败容忍度能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组织忠诚度,容忍度越低,组织忠诚度越高;(3)工作倦怠在腐败容忍度和组织忠诚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腐败容忍度与组织忠诚的关系受到纪检干部大五人格的调节作用,大五人格中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水平越高,腐败容忍度与组织忠诚的关系越弱。
    信任者权力对其人际信任的影响
    孙冬青, 傅鑫媛, 辛自强
    2018, 16(1):  139-144. 
    摘要 ( )   PDF(5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任者权力对其人际信任的影响是基于双方权力的不对等实现的还是取决于信任者自身的权力水平的问题值得研究。为此,本研究在实验一中考查了信任博弈任务中信任者的权力感(与被信任者的权力水平无关)对其人际信任的影响,在实验二中通过角色扮演任务操纵信任者与被信任者的权力关系(对等vs.不对等),同时测量信任者的人际信任倾向。结果表明:信任者自身的权力感影响其人际信任,低权力感个体比高权力感个体更信任他人;双方权力对等与否对信任者的人际信任倾向没有影响。可见,信任者权力更多是作为信任者自身的属性特征影响其人际信任,而不以双方权力层级不对等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