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5-20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心理学
暴力词与情绪词在词汇特征和认知加工中的差异
张旭亮, 谢琅, 殷舒琦, 余可可, 王瑞明
2024, 22(3):  289-296.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01
摘要 ( )   HTML ( )   PDF(67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暴力词与情绪词存在一定联系,但两者的差异还需做进一步探讨。研究1采用词汇评定任务考察两者的词汇特征差异,结果显示,与情绪词相比,暴力词的愉悦度、优势度、趋向度和熟悉度更低,唤醒度、攻击性和伤害性更高。社会情绪性和唤醒度是评价和区分两者更为综合的指标。研究2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和类别判断任务考察两者的认知加工差异,结果显示,两者的反应时存在差异,并受到实验任务的调节。综合来看,暴力词与情绪词在词汇特征和认知加工上均存在不同。基于情绪二维模型提出的暴力词双维度模型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暴力词的特殊性。

习得年龄和累计频率对儿童汉字识别的影响
巫金根, 郭梅华, 于棋, 王冰然, 程小云, 闫国利
2024, 22(3):  297-304.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02
摘要 ( )   HTML ( )   PDF(69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察五年级小学生在三项汉字识别任务中识别习得早−高频字、习得早−低频字、习得中−低频字和习得晚−低频字的习得年龄效应与累计频率效应。结果发现:(1)语音范畴判断任务和汉字命名任务存在习得年龄效应,ln(习得时长)能预测这两项任务的反应时;(2)语义范畴判断任务和汉字命名任务存在累计频率效应,ln(频率值)能预测这两项任务的反应时。研究结果支持语音完整性假设和网络可塑性假设,不支持累计频率假设和语义假设。

助记线索对自我和他人回忆成绩的影响及元认知监测
贾宁, 陈星, 代景华
2024, 22(3):  305-311.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03
摘要 ( )   HTML ( )   PDF(64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设置二人结组记忆与元认知监测任务,考察了助我线索(实验1)和助他线索(实验2)对回忆成绩的影响及元认知监测。结果显示:(1)生成助我线索和助他线索,编码强度是相同的,但个体生成的助我线索和助他线索都对自我回忆更为有效;(2)相对于助我线索,助他线索更能提高他人回忆成绩;(3)个体的自我监测较为准确,但监测他人出现了高估。结果表明:第一,研究提出并证实了助记线索影响回忆成绩的双过程假说。第二,个体生成线索后主要是以编码流畅性为线索进行元认知监测,导致自我监测准确性较高,而监测他人的准确性不高。

道德概念中的水平空间隐喻效应探究: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赵欣璐, 林俊菲, 刘拓
2024, 22(3):  312-319.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04
摘要 ( )   HTML ( )   PDF(88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的水平空间隐喻是以左右空间位置概念为始源域向以抽象道德概念为代表的目标域映射的过程。研究设置两个实验,采用空间Stroop范式分别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层面对该效应进行探究。结果发现:(1)词汇类型与呈现方位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一致条件(道德词出现在右侧或不道德词出现在左侧)和不一致条件(道德词出现在左侧或不道德词出现在右侧)下,脑电成分P300、N200和N400的激活程度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汉语道德概念词中可能不存在水平空间隐喻效应,个体不会以左右位置为参照表征道德概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初中生受侵害与攻击类型的转变模式:近墨者黑?
林丹华, 曹娟, 申子姣, 张月
2024, 22(3):  320-328.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05
摘要 ( )   HTML ( )   PDF(75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135名初中学生为被试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追踪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与潜在转变分析方法考察了受侵害与攻击的类型与转变情况,以及朋友的受侵害与攻击、友谊质量对其的影响。结果发现:(1)受侵害与攻击在两个时间点上均分为4种类型(即“未卷入组”、“高受侵害低攻击组”、“中受侵害高攻击组”和“中受侵害低攻击组”(第一个时间点)/“高受侵害高攻击组”(第二个时间点)。受侵害与攻击类型随着时间推移兼具稳定性与转变性。(2)朋友的高受侵害水平会促进初中生由“未卷入组”向“高受侵害低攻击组”转化;朋友的高攻击水平会促使初中生由“未卷入组”向“中受侵害高攻击组”和“高受侵害高攻击组”转化。(3)高友谊质量会加强朋友的受侵害水平所带来的影响,而低友谊质量会加剧朋友的攻击水平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初中生受侵害与攻击变化模式多样性的理解,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方案。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多重家庭因素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
杨华耕, 孙芳, 李欢欢
2024, 22(3):  329-337.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06
摘要 ( )   HTML ( )   PDF(79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以104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多重家庭风险和保护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特定组合模式,以及非适应性认知在多重家庭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家庭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的联合模式存在三种类型:“父母联合低风险–高支持–低成瘾组”、“父母冲突忽视–低支持–高成瘾组”以及“父母联合高风险–低支持–高成瘾组”;(2)非适应性认知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在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中,应重视家庭环境中的多重风险和保护因素的关键作用,通过降低父母婚姻冲突、亲子冲突和提高父母支持水平减少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非适应性认知,从而降低成瘾风险。

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大学生的回音适应行为表现
杨权, 牛更枫, 孙晓军
2024, 22(3):  338-345.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07
摘要 ( )   HTML ( )   PDF(74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窄化(回音室效应)现象日益突出并带来消极影响,但人们会采取回音适应行为以应对或消除信息窄化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回音适应行为表现可能与其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有关。研究基于身份资本假设与I3行为主义框架探究并解释这一问题。使用问卷法对36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处于自我同一性完成状态的大学生,回音适应行为得分最高,转变状态下次之,弥散状态下最低;信息过载和感知效用解释了弥散状态大学生的回音适应行为;身份气泡强化和感知效用解释了转变状态下大学生的回音适应行为。结果表明,弥散状态个体采取回音适应行为可能与无效而过载的信息推荐有关;转变状态个体采取回音适应行为可能与信息推荐为建立“身份气泡”机制提供了有效信息有关。

3~6岁儿童同胞关系的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徐慧艳, 王小英
2024, 22(3):  346-35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08
摘要 ( )   HTML ( )   PDF(73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3~6岁儿童同胞关系的不同特征模式,并且进一步探讨个体心理理论与亲子关系对儿童早期同胞关系类型的影响。采用同胞行为量表、社会理解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对1410名二孩家庭的3~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儿童同胞关系可以分为磨合成长型(48.94%)、相对和谐型(47.09%)和矛盾冲突型(3.97%)三种类型;(2)儿童个体心理理论以及亲子关系亲密性越高,亲子关系冲突性越低,其同胞关系类型更倾向归属于相对和谐型。

青春前期消极同伴关系与冲动性:三次重复测量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黄林辉, 陈圆圆, 朱键军, 张卫
2024, 22(3):  354-362.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09
摘要 ( )   HTML ( )   PDF(75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旨在探索青春前期消极同伴关系(越轨同伴交往和欺凌受害)和冲动性之间的纵向关系。使用越轨同伴交往量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和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对广东省和山东省1987名初中生开展3个时间点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前测的消极同伴关系对后测的冲动性预测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前测的冲动性对后测的消极同伴关系预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在青春前期,冲动性对消极同伴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青少年控制自身的冲动倾向。

完美主义与中学生学业倦怠的纵向关系及自我宽容的中介作用
杨卓, 贾榕, 林瑶, 张宝山, 毕研玲
2024, 22(3):  363-371.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10
摘要 ( )   HTML ( )   PDF(78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考察中学生完美主义、自我宽容和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问卷法对427名中学生进行了历时1学期的3次追踪测试(分别标记为T1、T2和T3),采用交叉滞后分析和纵向中介分析考察了中学生不同类型完美主义和学业倦怠的关系以及自我宽容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消极完美主义与学业倦怠存在相互正向预测作用;(2)T1消极完美主义可以负向预测T2自我宽容,T2自我宽容可以负向预测T3学业倦怠;(3)T2自我宽容在T1消极完美主义和T3学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消极完美主义对中学生的学业倦怠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自我宽容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这些结果对有效干预中学生学业倦怠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运动能力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中介作用
周玉兰, 王云峰, 宋战兵, 楼佳颖, 李锐
2024, 22(3):  372-378.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11
摘要 ( )   HTML ( )   PDF(64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运动能力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及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在其中的作用,采用加速度计、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测评工具、长处和困难问卷对327名儿童进行测量,其中留守儿童149人,非留守儿童178人。结果发现:(1)运动能力是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显著负向预测因子;(2)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在留守儿童运动能力与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强调在制定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措施时应鼓励以发展其运动能力为基础的活动,使其参与更多的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

应用心理学
大学生失败心态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牛宏伟, 郝嘉佳, 白学军
2024, 22(3):  379-386.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12
摘要 ( )   HTML ( )   PDF(74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中国大学生失败心态的结构,编制大学生失败心态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发展出量表的初始条目,依次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n=699)、验证性因素分析(n=684)等确定量表的信效度。然后通过考察大学生失败心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再次验证量表效度(n=2922)。结果发现: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含消极失败心态和积极失败心态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失败心态两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和一般心理问题均显著相关。该量表可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失败心态水平的有效工具。

7~8年级学生数字推理能力测验的编制及信效度验证
赵守盈, 任蓉蓉, 陈维, 牟帮军
2024, 22(3):  387-394.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13
摘要 ( )   HTML ( )   PDF(73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考美国成熟的鉴别能力倾向测验中分维度数字推理能力的题目设置,编制适用于国内7~8年级学生的数字推理能力测验,初始测验共包含22道题目。选取初中七、八年级共计7500余名学生为被试。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基于Rasch模型对测量工具的质量进行分析之后,最终的数字推理能力测验由18道题目组成,该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并且在性别上不存在项目功能差异,表明该测验可以有效地测量初中7~8年级学生的数字推理能力,该测验可用于甄别出数字推理能力与学业成绩不匹配的学生,以及筛查出是否因数字推理能力不足导致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干预和指导。

4~9年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基于大样本调查研究
郭鑫, 刘文, 张嘉琪, 夏凌翔, 吴捷, 王依宁
2024, 22(3):  395-401.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14
摘要 ( )   HTML ( )   PDF(64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检验4~9年级学生社会适应初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基于大样本数据,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最终形成31个题项六个维度的4~9年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并采用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问卷的测量不变性。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测量结构的等值性。该问卷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4~9年级学生社会适应的有效工具。

急性哀伤期丧亲者持续性联结的不同模式及其与哀伤症状的关系
于心怡, 钱文丽, 黄晶菁, 王建平
2024, 22(3):  402-409.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15
摘要 ( )   HTML ( )   PDF(70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持续性联结是丧亲者普遍产生的体验之一,其与急性哀伤期丧亲者哀伤症状的关系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急性哀伤期丧亲者的持续性联结是否存在亚群体,并考察其预测因素,以及不同亚群体哀伤症状的差异。159名1年内丧亲的成年人完成了基本信息调查表、复杂性哀伤问卷和持续性联结问卷。潜剖面分析表明持续性联结表现存在4类亚群体:低联结组、较高内化−较低外化联结组、中等联结组和高联结组。性别、年龄、与逝者关系及亲密程度能显著预测丧亲者的亚群体归属,且低联结组丧亲者的哀伤症状最少。结果表明,急性哀伤期丧亲者的持续性联结存在质的差异,这有助于专业工作者在丧亲早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

冲动性暴力犯愤怒条件下的阈上阈下反应抑制受损
毋嫘, 张之宇, 张晋, 覃丹泓, 李紫熙, 康威
2024, 22(3):  410-417.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16
摘要 ( )   HTML ( )   PDF(77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使用情绪性Go/No-go任务(实验1)和掩蔽版Go/No-go任务(实验2),考察暴力犯和对照组在中性条件和愤怒条件下的阈上阈下反应抑制能力。实验1发现,相比中性条件下,暴力犯和对照组在愤怒条件下Go反应时更短,No-go错误率更高;愤怒条件下暴力犯比对照组Go反应时更短,No-go错误率更高。实验2发现,相比中性条件下,在愤怒条件下暴力犯No-go反应时和RT-slowing更短,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愤怒条件下,暴力犯比对照组No-go反应时和RT-slowing更短。结果表明,相比中性条件下,愤怒条件下暴力犯呈现阈上阈下反应抑制受损;愤怒条件下,暴力犯比对照组阈上阈下反应抑制表现差。

孤独症儿童父母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关文军, 吴添昊, 程毓可, 多强
2024, 22(3):  418-424.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17
摘要 ( )   HTML ( )   PDF(69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领悟社会支持在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负面评价恐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对582名孤独症儿童父亲或母亲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负面评价恐惧显著正向预测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社交焦虑;(2)领悟社会支持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调节负面评价恐惧→领悟社会支持→社交焦虑这一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孤独症儿童母亲群体负面评价恐惧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显著,在父亲群体中不显著。本研究揭示了孤独症儿童父母的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对缓解孤独症儿童父母社交焦虑有一定启示作用。

老年人独处能力与生命意义感: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和家庭亲密度的调节作用
胡永时, 赵怡霖, 张镇
2024, 22(3):  425-432.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3.018
摘要 ( )   HTML ( )   PDF(127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考察独处能力对老年人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对1082名5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潜调节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老年人独处能力显著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2)自主、胜任、关联三种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在独处能力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其中自主需求满足的中介效应最强。(3)家庭亲密度负向调节独处能力与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之间的关系。对于缺乏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独处能力对老年人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从而部分缓解了亲密关系缺失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