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1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1-20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理论进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心理学
    不同提取条件下中性抽象名词的自我选择权效应
    周爱保,任德云,夏瑞雪,李世峰,徐科朋,李明娟
    2015, 13(1):  1-6. 
    摘要 ( )   PDF(6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中性抽象名词探测在再认测试和自由回忆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一采用选择与迫选的方式考察抽象名词在再认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二进一步验证被试在我选择和他选择条件下对抽象名词的自由回忆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在再认测试还是自由回忆测试,被试对自我选择的抽象名词的记忆数量都显著高于迫选和他人选择条件下的抽象名词记忆的数量,中性抽象名词表现出了自我选择权效应,拓展了前人使用假词时在自由回忆条件下未表现出自我选择权效应。因此,自我选择权效应在自由回忆条件下可以存在于抽象名词的水平上。
    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加工的差异
    隋雪,纪雅婷,陈欣,任桂琴
    2015, 13(1):  7-12. 
    摘要 ( )   PDF(6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识别的差异,采用独立呈现范式呈现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控制呈现时间和提示线索位置,并利用眼动仪记录识别过程中的眼动指标。结果发现:(1)在识别速度和正确率上,加工积极面部表情图片高于加工消极面部表情图片,显示出积极表情优势。(2)呈现时间没有改变正负效价表情图片加工之间的差异。(3)存在提示线索位置效应,即提示线索在嘴部有利于面部表情识别。(4)面部表情识别遵循“眼部-嘴部-眼部”的规律。结果提示不同性质面部表情的加工机制不同,加工深度作用小于线索作用。
    负性情绪词语在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中的定向遗忘效应
    王黎静,杨丽娴
    2015, 13(1):  13-17. 
    摘要 ( )   PDF(5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两类具有不同负性情绪强度值的高频汉语双字词为材料,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探究负性情绪词语在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中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结果显示,(1)在外显记忆测验中,强、弱负性词均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并且弱负性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大于强负性词;(2)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只有弱负性词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而强负性词则无。可见,内隐记忆测验中的定向遗忘效应对负性信息比外显记忆测验更加敏感。
    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特征:自我参照实验范式的检验
    杨志新,汪玉林
    2015, 13(1):  18-24. 
    摘要 ( )   PDF(7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常被用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作为记忆材料的人格词汇区分为两种性别特征,以此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化问题。实验设计为2(被试:男性与女性)×2(编码方式:自我参照编码与语义编码)×2(记忆项目类别:男性特征人格词汇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的混合因素设计。首先,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的存在。其次,研究发现男性被试对于男性特征人格词汇的自我参照效应,显著高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女性被试的情况正好相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系统对那些与自我性别相一致的人格特征词汇有比较好的组织编码形式,反映出自我对性别的认同。
    负面评价恐惧的性别差异:基于内隐和外显测量的比较
    兰晓芳,张锦坤
    2015, 13(1):  25-30. 
    摘要 ( )   PDF(7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内隐和外显两种角度探讨负面评价恐惧的性别差异。采用简式内隐联系测验(BIAT)和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两种测量方法,实验共72名被试,每名被试先进行简式内隐联系测验,再完成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并借鉴不同方法对两种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被试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外显负面评价恐惧不存在显著相关,结果产生实验性分离;(2)负面评价恐惧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但有趣的是,不同性别被试内隐和外显负面评价恐惧的分离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性的外显负面评价恐惧低于内隐负面评价恐惧,而女性的结果刚好相反,其外显负面评价恐惧高于内隐负面评价恐惧。这些结果表明被试的内隐和外显负面评价恐惧虽然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被试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和外显负面评价恐惧内部存在不同的组合状况。
    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的影响
    柴江霞,赵笑梅
    2015, 13(1):  31-36. 
    摘要 ( )   PDF(6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的影响,125个大学生参与两项实验,在每个实验中,随机安排不同性别的被试观看使人产生高兴、安宁、中性、悲伤、愤怒情绪的视频片段。实验1用整体-局部视觉加工任务测量被试的注意范围,实验2用一个含有20个句子的开放式问卷测量被试的思维活动序列。结果发现: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积极情绪拓宽女生的注意范围,缩小男生的注意范围;积极情绪拓宽思维活动序列,不存在性别差异。
    延迟间隔和提取条件对短时错误记忆的影响
    陈红,郭春彦,杨海波
    2015, 13(1):  37-43. 
    摘要 ( )   PDF(7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短时DRM迫选任务,探讨提取条件和延迟间隔对短时错误记忆的影响,以进一步考察短时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短时错误记忆的产生主要源于提取时对存贮细节通达的缺失。在无有效提取线索的条件下,延迟间隔能够增加错误记忆率;而有效提取线索存在时,真实记忆痕迹的可通达性增加能够极大避免错误记忆的产生,延迟间隔的作用则不显著。该实验的结果是对错误记忆理论解释的一种补充。
    内隐人格观对他人知觉的影响
    崔诣晨,王沛
    2015, 13(1):  44-51. 
    摘要 ( )   PDF(9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投射测验法分离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内隐人格观,然后通过效价匹配实验和错觉关联实验,初步探讨了内隐人格观对他人知觉的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跨性格、能力等不同人格属性有共通一致的内隐观;(2)固存观的反面就是渐变观,它们是同一维度的两极;(3)与渐变观者相比,固存观者更易以一种评价性方式知觉他人信息;同时,渐变观者不像固存观者那样对他人特质作出静态判断,而是集中注意力于理解他人行为发生的动态过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调查研究
    王俊山,卢家楣
    2015, 13(1):  52-58. 
    摘要 ( )   PDF(7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基础上,按照严格程序,编制了具有开创性和良好信效度的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问卷。运用该问卷对上海市8个区县54所中小学的1576名班主任进行了情感素质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总体尚可,但仍需提升;女性总体稍优于男性;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随着学段升高有所下降;教龄和做班主任时间长短对其情感素质有重要影响;班主任情感素质在性别和教龄上有交互影响。
    不同年级学生词边界划分的发展研究
    付彧,何立媛,吴蕊涵,闫国利
    2015, 13(1):  59-64. 
    摘要 ( )   PDF(6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书写系统中不存在明显的词边界,中文读者对于词的划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词意识和词性均是影响这一差异的因素,本研究从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因素是如何作用于词边界划分的。实验分别选取三年级、五年级、八年级及高二年级学生完成词切分任务。结果发现:(1)词切分认同率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切分出来的词单元逐渐增大;(2)词切分认同率随年级变化的趋势会因词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助词、形容词前、连词和介词后的切分认同率与总体趋势保持一致,但形容词前、数词、量词和介词前的切分认同率并未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结果表明,词意识对中文读者词切分的影响受到词性的调节。
    家庭支持与朋友支持对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
    唐丹,姜凯迪
    2015, 13(1):  65-69. 
    摘要 ( )   PDF(5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可有效缓解老年人抑郁症状;(2)对个体而言,家庭支持是较稳定的支持来源,受个体年龄和健康水平的影响较小,而朋友支持变动较大,随年龄增长和健康水平的下降,朋友支持逐渐减少;(3)社会支持对不可完全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的解释率高于对可完全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的解释率;(4)对于生活可完全自理的老人,朋友支持比家庭支持有更大的预测作用,而对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家庭支持的作用更大。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张录全,肖建伟
    2015, 13(1):  70-75. 
    摘要 ( )   PDF(6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国家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天津某高校3826名2013年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学差异。结果(1)大学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2)女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男生,但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自卑;(3)汉族学生比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焦虑;(4)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5)理工类、文史类、文体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理工类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文体艺术类大学新生。
    未成年人心理社会能力量表编制
    曾天德,朱淑英,陈明
    2015, 13(1):  76-80. 
    摘要 ( )   PDF(6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理论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编制未成年人心理社会能力初测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n=858)确定该量表共有31个项目,抽取5个因素:沟通协调、自我调控、科学想象、社会应对、自我防御。验证性因素分析(n=468)及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结构合理,拟合良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以作为未成年人心理社会能力的测量工具。
    父母控制、自尊与小学生社会创造力的关系
    满达呼,李宜娟,张景焕
    2015, 13(1):  81-86. 
    摘要 ( )   PDF(6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察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社会创造力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肯定、自我贬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力测验,父母控制量表和自尊量表对540名5、6年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行为控制正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18),心理控制负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28);(2)行为控制通过自我肯定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9),心理控制则通过自我贬低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5),模型的总解释率R2=0.20。
    应用心理学
    婚姻压力与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调节作用
    侯娟,方晓义
    2015, 13(1):  87-98. 
    摘要 ( )   PDF(13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北京389对夫妻,采用婚姻压力、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问卷,探讨了婚姻压力和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现状,以及承诺和支持在压力对婚姻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丈夫的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及提供信息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妻子。(2)婚姻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夫妻各自的婚姻质量,但只有妻子感知的婚姻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即自身和配偶的承诺和支持水平,只能在妻子的婚姻压力对自身婚姻质量的预测中起到调节作用,而丈夫身上并未发现这一效应。
    微博网民情绪敏感度、行为意向与执行意向的关系
    赵杨,王林,时勘
    2015, 13(1):  99-105. 
    摘要 ( )   PDF(7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891位网民问卷调查分析,探讨了网民的情绪敏感度、集群行为意向和执行意向的关系。结果显示情绪敏感度与感知一致性、行为意向和执行意向均存在显著正向关联;情绪敏感度、感知一致性和行为意向三个变量的交互作用对执行意向的影响是显著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低感知一致性组中,情绪敏感度在行为意向对执行意向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与低情绪敏感度的网民相比,当高情绪敏感度的网民感知到信息与行为的不一致结果时,行为意向对其执行意向的预测作用更强。
    集体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李幼穗,齐大亮,吴捷,徐晟,王政
    2015, 13(1):  106-108. 
    摘要 ( )   PDF(4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集体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本研究在90名癌症患者中随机选取46人进行干预研究。为考察干预效果,在干预后分别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前测得分为协变量,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后测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分组: 实验组、对照组)×2(性别: 男、女)×3(年龄: 低龄组、中龄组、高龄组)的三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集体心理干预的实验组在应对方式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集体心理干预在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集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高校教练家长式领导行为与运动员精神: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张海军
    2015, 13(1):  109-114. 
    摘要 ( )   PDF(5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家长式领导行为问卷、运动价值观问卷、运动动机问卷和运动员精神问卷,对495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调查,以探讨教练家长式领导行为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员精神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家长式领导行为对运动员精神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运动动机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2)运动价值观在家长式领导行为与运动动机之间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即运动价值观得分越高,这种正向关系也越强;(3)运动价值观对家长式领导行为与运动员精神关系的调节作用,是部分地通过运动动机为中介而产生。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角色超载和情绪枯竭的关系: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刘得格
    2015, 13(1):  115-124. 
    摘要 ( )   PDF(10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资源保护理论,构建并检验了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源与情绪枯竭之间关系的调节中介模型。结果表明,角色超载在挑战性压力源、阻碍性压力源和情绪枯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较低时,挑战性压力源会对情绪枯竭产生直接正向影响,角色超载在它们中间不起中介作用;阻碍性压力源既对情绪枯竭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也对情绪枯竭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心理弹性较高时,挑战性压力源对情绪枯竭的直接影响不再显著,而是通过角色超载对情绪枯竭产生正向影响;阻碍性压力源同样通过角色超载对情绪枯竭产生影响。心理弹性高和心理弹性低的个体相比,阻碍性压力源对情绪枯竭影响的差异性并不显著。
    主动性人格、自我监控与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梁凤华,程肇基
    2015, 13(1):  125-130. 
    摘要 ( )   PDF(7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自我监控与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我监控量表对339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在自我监控上的得分与主动性人格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与自我监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部分及五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和自我监控能显著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其中主动性人格能够单独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34%变异,自我监控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4个分量表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2%左右的增益方差。
    理论进展
    “集体主义—个体主义”的差异:来自基因、大脑的证据
    丁小斌,赵楠
    2015, 13(1):  131-137. 
    摘要 ( )   PDF(8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以“集体主义—个体主义”这一基本文化差异维度为基础,围绕文化、基因和大脑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显示当人类执行各种文化任务时,那些为人类生存提供有力帮助的基因会被选择和保留下来;在自我表征,注意和知觉,决策、情绪和意向推断等心理状态或过程上的“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文化差异都可追溯到脑功能的差异。研究者先后提出社会脑假设、文化—基因协同进化论、神经—文化交互作用模型等理论来解释基因、文化与大脑交互作用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西方哲学心智转向对心理学的影响
    李炳全,张旭东
    2015, 13(1):  138-143. 
    摘要 ( )   PDF(8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智哲学是20世纪中末期西方哲学所发生的继语言(义)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之后的一次重要转向,它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元理论和方法论。(1)为心理学提供了“心智-语言-世界”新的世界观;(2)从哲学角度对人的心理进行了探讨,促进了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并互哺;(3)促使人们对“人是什么”重新审视与理解;(4)引发了对以往心理学尤其是主流心理学的基石——身心二元论的质疑;(5)催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活动主义、情境认知等新取向的兴起。它对心理学有很大启示:第一,人工智能、动物研究等研究是有限度的;第二,应重视身体的作用;第三,应重视人的意向性,注重隐喻分析;第四,应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