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1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心理学
    二维场景旋转下的背景提示效应*
    李士一, 白学军, 王雨薇, 郑蕾, 孙弘进
    2017, 15(3):  289-294. 
    摘要 ( )   PDF(6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视觉搜索中,特定背景与目标位置的多次联合呈现能够促进搜索绩效,这被称为背景提示效应。本研究探讨背景提示效应能否迁移到二维旋转后的视觉场景中去。选择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场景类型: 重复、新异)×7(时间阶段: 1~7)×3(旋转角度: 0°、45°、60°)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被试在进行背景提示效应的学习后,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在旋转了0°、45°、60°的场景中继续执行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三组被试都习得了背景提示效应,且都迁移到了旋转后的场景中。这表明背景提示效应可能存在更高级的编码方式。
    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对决策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
    王大伟, 乔秀青, 苏香, 徐平, 刘红丽, , 胡艺馨
    2017, 15(3):  295-301. 
    摘要 ( )   PDF(7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选取120名大学生,探讨了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对平均决策时间、决策的信息搜索深度和决策的信息搜索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平均决策时间上,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主效应显著,并且交互影响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悲伤情绪下,内控型比外控型人格的个体平均决策时间要长。内控型个体在悲伤情绪比高兴情绪状态下平均决策时间长。(2)在决策信息搜索深度上,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主效应显著,并且交互影响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悲伤情绪下,内控型比外控型人格的个体信息搜索深度要深。内控型个体在悲伤情绪比高兴情绪状态下信息搜索深度要深。(3)在决策信息搜索模式上,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主效应显著,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内控型比外控型人格特质的被试在悲伤状态下更倾向于基于选项加工,内控型个体在悲伤状态比在高兴状态下也倾向于选项加工,而外控型个体在高兴情绪状态比在悲伤情绪状态下更倾向于线索加工。
    事件率对专家与新手放射科医生医学图像视觉搜索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
    陈梅香, 白学军
    2017, 15(3):  302-308. 
    摘要 ( )   PDF(6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低事件率对医学图像视觉搜索漏报的影响,用SMI250眼动仪记录放射科专家与新手检测胸部X光片的过程。结果发现:(1)专家和新手在低事件率(10%)下的漏报率多于高事件率(50%),但专家在高低事件率的漏报率的差值小于新手。(2)专家和新手在低事件率下的注视次数少于高事件率,眼跳幅度、扫描错误比例大于高事件率。结论认为:专家与新手进行医学图像视觉搜索时出现低事件率效应,低事件率效应主要是由于扫描错误引起的。
    不同性质汉语否定句心理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
    李莹, 吴军, 梁园园, 王悦
    2017, 15(3):  309-316. 
    摘要 ( )   PDF(8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词汇/图片判断范式,以不同性质的否定句和其对应的肯定句为实验材料,以词汇/图片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为因变量指标,探讨不同性质汉语否定句的加工是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研究分为两个大实验四个小实验。实验一采用句图匹配任务,否定句是对具体现实情境的否定,实验1a和1b分别考察句图短时间间隔和长时间间隔下否定意义的加工。实验二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实验材料为隐喻形式的否定句。实验2a和2b分别为句词短时间间隔和长时间间隔。实验1发现短时间间隔时,句图不匹配条件下图片判断时间短于匹配时;长时间间隔时相反,句图匹配条件下图片判断时间更短。实验2发现短时间间隔时,句词不匹配条件下词汇判断时间短于匹配时,而长时间间隔时匹配与否的词汇判断时间无差异。综合两个实验结果表明,对现实情境的具体否定句符合两阶段模拟加工,被否定意义在加工早期被表征,但会因句子实际意义的通达而得到抑制;而隐喻形式的抽象否定句加工更符合抑制/保存假说,被否定意义在加工早期被表征,并在加工后期仍保留在头脑中。
    类别标签在类别特征推理中的极化效应*
    刘凤英, 姚志刚
    2017, 15(3):  317-322. 
    摘要 ( )   PDF(4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学习―测试二阶段实验范式,对比了类别标签与类别特征在类别特征推理中的极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类别标签组,标签匹配项目上的特征推理分数显著高于标签不匹配项目上的特征推理分数;在特征标签组,标签匹配项目上的特征推理分数与标签不匹配项目上的特征推理分数之间差异不显著。类别标签组的失匹配分数显著高于特征标签组。即在类别特征推理任务中,类别标签的极化效应显著高于类别特征的极化效应,因此,类别标签与类别特征存在本质差异,类别标签在类别特征推理中起主导作用。而且,本研究还发现,高前提概率条件下的特征推理分数都显著高于低前提概率条件下的特征推理分数,所以,前提概率也影响类别特征推理任务。
    “善待宽恕者”还是“报复非宽恕者”:基于博弈范式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动机的研究*
    张田, 傅宏, 朱婷婷
    2017, 15(3):  323-328. 
    摘要 ( )   PDF(6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期国内外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冒犯者在得到宽恕后,不倾向于再次伤害被冒犯者。但这些研究并未解释冒犯者为什么这么做,是出于“善待宽恕者”的动机,还是出于“报复非宽恕者”的动机。为此,本研究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范式研究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动机。结果显示,在“得到宽恕”的情境中,冒犯者善待对方的程度要显著高于“没有得到宽恕”和“不确定是否得到宽恕”的情境,而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一方面进一步验证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不倾向于再次伤害对方的结论,另一方面也初步确定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动机,即“善待宽恕者”,而非“报复非宽恕者”,并对人际互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走神对中文阅读绩效的影响
    吴国来, 周曼, 阴晓娟, 李海英, 李娇花
    2017, 15(3):  329-334. 
    摘要 ( )   PDF(5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36名大学生被试,采用探针检测的方法和逐句阅读范式,考察被试阅读中文材料时走神对阅读正确率和阅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文阅读中出现走神的时间占34.80%;(2)走神会影响阅读理解,降低阅读理解正确率;(3)走神会导致阅读时间变慢。这些发现均证实走神对中文阅读绩效有影响,降低阅读理解正确率和减缓阅读时间。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学习者控制和任务难度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
    龚少英, 张盼盼, 上官晨雨
    2017, 15(3):  335-342. 
    摘要 ( )   PDF(7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两因素被试间设计探索在不同任务难度条件下单一的学习者控制—步调控制对120名大学生多媒体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复杂任务条件下,学习者控制组的再认成绩显著高于程序控制组;学习者对简单任务的主观难度感知显著低于复杂任务。(2)在学习者控制组,在学习复杂材料时,使用了控制选项的学习者其迁移成绩显著高于没有使用的学习者;但对控制的使用与否对简单任务的学习迁移成绩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学习者控制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比较复杂学习内容的记忆,对学习者控制的实际使用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复杂内容的理解和迁移。学习任务难度在学习者控制影响多媒体学习效果中起调节作用。这一结论对多媒体学习设计具有重要启示。
    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
    王树青, 曹晖, 苏霞
    2017, 15(3):  343-350. 
    摘要 ( )   PDF(8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57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亲子依恋除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外,主要通过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对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产生正向影响,对扩散状态产生负向影响;(2)自我不一致在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分离-个体化负向预测自我不一致,消极分离-个体化正向预测自我不一致,进而以自我不一致为中介对同一性状态产生影响;(3)亲子依恋依次通过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早闭状态和扩散状态产生较强影响。
    中学生亲子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师生关系及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郭明佳, 刘儒德, 甄瑞, 牟晓红, 庄鸿娟
    2017, 15(3):  351-358. 
    摘要 ( )   PDF(8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师生关系和自尊在中学生亲子依恋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使用亲子依恋问卷、师生关系量表、自尊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地区八所普通中学的27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亲子依恋、师生关系、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2)中学生亲子依恋不仅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而且还通过师生关系的中介作用、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师生关系—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
    高中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李瑛, 崔树军
    2017, 15(3):  359-365. 
    摘要 ( )   PDF(7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法探讨高中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隐、外显成就动机是相互独立的动机系统,但两者以显著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业拖延;(2)不同动机组合的学生,拖延情况有显著差异:高内隐、高外显组的拖延最少,高内隐、低外显组的拖延最多;(3)动机越不一致,拖延越严重,动机一致性能够减少拖延;(4)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补救和总结上有更多的拖延。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内隐、高外显的一致性动机,才会出现最少的拖延。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与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关系*
    梁明辉, 易凌峰
    2017, 15(3):  366-371. 
    摘要 ( )   PDF(6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验证和探讨生涯适应力对创业意识的影响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26名大四本科生的生涯适应力与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职业环境催促着我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既能直接的预测创业意向,也能通过创业效能感间接的预测创业意向;积极的生涯关注是大学生领悟和内化“创业角色”从而增强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关键因素。生涯适应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心理资源。将生涯适应力开发融入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提升。
    消极情绪抑制了老年人的口语产生过程*
    黄韧, 张清芳, 李丛
    2017, 15(3):  372-378. 
    摘要 ( )   PDF(6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面孔图片启动不同的情绪,在青年人和老年人两组被试中考察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以及不同情绪和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口语产生年老化的影响。要求青年组和老年组被试在不同的情绪启动条件下对图片进行命名。结果显示,与积极和中性情绪相比,消极情绪显著地延长了青年人和老年人口语产生的潜伏期;与青年人相比,消极情绪对老年人的影响更大。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消极情绪对口语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这提示老年人应该在生活中尽量保持愉悦心情。
    应用心理学
    组织危机沟通回应策略对员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陈世平, 张琳, 王晓庄
    2017, 15(3):  379-384. 
    摘要 ( )   PDF(6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实验探究危机情境下组织回应策略对员工的负性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一采用被试间设计。探讨公众舆论危机情境下组织回应策略(机会解释, 威胁解释)对员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二采用2×2的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管理惩戒危机情境下利益相关性(主相关, 他相关)和组织回应策略类型对员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威胁解释下被试的负性情绪更高;机会解释下的被试发生负性网络行为可能性高于威胁解释,但现实行为倾向水平均较低;员工利益主相关情境下,被试负性行为倾向更高,危机情境类型和组织回应策略类型交互作用显著。研究表明:机会解释对抑制员工的负性情绪更有效;威胁解释对抑制员工的负性网络行为倾向更有效;员工利益主相关的危机情境会使员工的负性情绪和负性行为水平更高。
    组织员工的工作疏离感: 人格特质与工作特征的交互效应*
    周浩, 龙立荣
    2017, 15(3):  385-391. 
    摘要 ( )   PDF(6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需要—满足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员工的大五人格特质、工作特征及其交互效应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以12家企业的442名员工为样本,结果发现:员工的大五人格对工作疏离感有显著影响,其中开放性对工作疏离感有积极影响,尽责性对工作疏离感则有消极影响;工作特征越积极,员工的工作疏离感越低;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神经质与工作特征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对工作疏离感的干预应兼顾员工人格特质和工作特征,进行权变管理。
    目标刺激运动特征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平滑追踪眼动的影响*
    陈顺森, 林彩云, 任杰
    2017, 15(3):  392-399. 
    摘要 ( )   PDF(9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3~5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与正常儿童各18名,采集其观看目标刺激沿不同垂直幅度、水平速度正弦曲线运动视频的眼动数据,考察振幅、速度等目标运动特征对被试平滑追踪眼动的影响。结果发现:(1)ASD儿童平滑追踪目标刺激的视觉位置误差显著大于正常儿童,其追踪目标的眼动轨迹不如正常组儿童平滑均匀,平滑追踪眼动存在明显不足。(2)正常儿童追踪目标刺激大振幅运行的位置误差显著大于小振幅运行条件,但ASD儿童却与之相反。(3)与正常儿童一样,目标刺激运行速度越快,ASD儿童平滑追踪的位置误差越大。总之,ASD儿童存在平滑追踪能力的不足;相比追踪大振幅运动的目标,ASD儿童追踪小振幅运动目标的能力更差。
    羞怯与敌对的关系:同伴侵害和偏执的复合中介效应*
    高峰强, 杨华勇, 任跃强, 韩磊
    2017, 15(3):  400-404. 
    摘要 ( )   PDF(5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6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羞怯量表、SCL-90、同伴侵害量表的施测,以考察偏执、同伴侵害在羞怯与敌对的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个体的羞怯程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敌对倾向;(2)偏执、同伴侵害在羞怯与敌对的关系中起多重中介作用;(3)羞怯也可以通过同伴侵害对偏执思维的影响预测敌对倾向。
    基本需要满足对游戏满意度的影响:沉醉感和积极情绪的序列中介作用*
    宋快, 范翠英, 牛更枫, 褚晓伟
    2017, 15(3):  405-410. 
    摘要 ( )   PDF(5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基本需要满足对游戏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基本需要满足问卷、沉醉感问卷、积极情感量表和游戏满意度问卷对286名网络游戏玩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基本需要满足、沉醉感、积极情绪和游戏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基本需要满足对游戏满意度不仅有直接预测作用,还能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影响游戏满意度:沉醉感的中介作用;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沉醉感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基本需要满足不仅对游戏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还能通过沉醉感和积极情绪的序列中介作用影响游戏满意度。
    社会认同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影响*
    伏干
    2017, 15(3):  411-416. 
    摘要 ( )   PDF(5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基于271名在校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社会认同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认同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三个因子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文化认同只对流动儿童的执行性求助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2)流动儿童的学业求助存在显著的性别主效应,工具性求助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回避性求助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3)流动儿童的执行性求助存在显著的年龄主效应,年龄越大,执行性求助得分越高。因此可以推断:社会认同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求助,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过程中,更应关注其心理认同。
    权力、任务框架对自我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
    云祥, 李小平
    2017, 15(3):  417-423. 
    摘要 ( )   PDF(6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情境回忆任务启动被试的权力,并引入收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综合考察权力高低、任务框架对自我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为他人决策中,启动高权力被试有更强的风险偏好,而自我决策中,高、低权力启动组被试风险偏好上无显著差异;(2)在为他人决策中,被试在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决策中,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收益框架;(3)低权力启动的被试,在损失框架下,为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要小于自我决策,而在收益框架下差异不显著;高权力启动的被试无论在收益框架还是损失框架,自我-他人风险决策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周广东, 杨海波, 白学军
    2017, 15(3):  424-432. 
    摘要 ( )   PDF(8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我国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调查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所大学的164名“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将实验心理学课安排在了第二学年;教学课时在60以上;实际课时越高,其期望课时也越高;讲授《实验心理学》课的教师主要是讲师和副教授,教授较少;实验室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的高校占了一半以上,但实验室建设仍被认为是教学的主要困难来源;86.3%的教师会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验操作;教师大都受科研压力之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主要来自实验设计;针对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