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20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心理学
    记叙文阅读中主人公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
    康廷虎, 王旎撰, 高吴平
    2020, 18(1):  1-7. 
    摘要 ( )   PDF(5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探测任务范式和事件分割范式,以反应时、正确率、均字阅读时间等为指标,探讨主人公转换在记叙文情境模型更新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在主人公转换与事件转换一致时,主人公转换条件下的认知加工更加困难,表现为较长的反应时和均字阅读时间,以及较低的正确率和较高的分割概率。(2)在主人公转换与事件转换不一致条件下,主人公转换对反应时和均字阅读时间的影响显著降低,而分割概率与无转换条件无差异。这表明,事件是记叙文情境模型的核心;主人公维度仅在代表事件转换的条件下,才能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
    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联想能力及其作用
    王硕阳, 林崇德, 孙汉银
    2020, 18(1):  8-16. 
    摘要 ( )   PDF(7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研究者一直认为联想能力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相关的实证研究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这一论断,这可能是由于联想能力的界定不清所造成的。本研究梳理了以往研究中联想能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辨析了联想能力测验所反映的实质,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创造性问题解决中联想能力的作用模型:(1)联想能力主要作用于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重构阶段;(2)存在三种相对独立的联想能力,它们对空间类顿悟问题和言语类顿悟问题的影响不同;(3)联想内容中经验关系的联想能力与领域一般创造力关联最密切。
    直觉和分析在不同信息获取与呈现方式下对多特征目标判断质量的影响
    袁方舟, 喻亚玲, 朱璐瑶, 潘运, 乌云特娜, 七十三
    2020, 18(1):  17-23,112. 
    摘要 ( )   PDF(12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多特征目标判断任务,考察了不同信息获取方式与信息呈现方式条件下,直觉和分析思维模式对判断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多特征目标判断任务中,直觉思维比分析思维更有效;(2)直觉型决策者运用直觉思维的判断质量比感觉型决策者更高;(3)归类组块的信息呈现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决策者运用直觉思维的判断质量;(4)思维模式、信息获取方式与信息呈现方式对多特征目标的判断质量存在三阶交互作用,归类组块的信息呈现方式使直觉型决策者运用直觉思维的判断质量最高,而运用分析思维的判断质量低于感觉型决策者;归类组块排列信息时,直觉型决策者运用分析思维的判断质量低于信息随机排列时的水平。
    主题与类属关系的距离对分类和属性推理过程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刘芳芳, 姜英杰
    2020, 18(1):  24-30. 
    摘要 ( )   PDF(7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关系类型对归纳推理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主题关系(如,熊猫vs.竹子)与类属关系(如,熊猫vs.羚羊)在归纳推理中的神经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通过分开呈现属性归纳推理任务中的结论类别和结论属性,探讨两种关系类型及其距离在分类过程和属性推理过程中的ERP特征。结果发现:(1)结论类别呈现阶段,N400(370~500 ms)与LNC(the late negative component)(570~700 ms)时间窗口上,无论是主题关系还是类属关系,远距离比近距离均诱发了更大的负波;前者表明N400与语义整合密切相关,后者说明LNC与语义类别信息违背和假设形成有关。(2)结论属性呈现阶段,主题关系比类属关系诱发了更大的N1;同时,近距离比远距离诱发了更大的N1,反映了类别属性特征的知觉和自动化加工。结果表明:语义类别属性归纳存在距离效应,并且语义关系在属性推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加工方式。
    词汇的唤醒度对情绪标注效应的影响—ERPs研究
    岳鹏飞, 史梦梦, 刘旭, 白学军
    2020, 18(1):  31-38. 
    摘要 ( )   PDF(9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晚期阻断理论考察词汇唤醒度对情绪标注效应的影响,研究选择情绪面孔图片为实验材料,借助ERPs技术,以命名后的LPP波幅为指标,考察词汇的唤醒度对情绪标注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进行情绪标注时,与使用低唤醒度词相比,高唤醒度词条件下的LPP波幅更小;而进行非情绪标注时,差异不显著;无论词的唤醒度高或低,情绪标注与非情绪标注差异显著,情绪标注下LPP波幅更低。结果表明:进行情绪标注时,情绪词唤醒度越高抑制情绪的效果越好,而进行非情绪标注时则无影响;结果支持了晚期阻断理论。
    非平衡中-英双语者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语音激活
    刘月月, 王瑞明, 李利, 吴礼沐
    2020, 18(1):  39-44. 
    摘要 ( )   PDF(5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改造的图片命名启动范式考察非平衡中-英双语者在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语音激活范围。实验1探讨在准备用汉语命名图片后,英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英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且语音相关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无关词,说明在一语的产生过程中,二语对等词和相关词的语音都得到了激活。实验2探讨在准备用英语命名图片后,汉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汉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而语音相关词与语音无关词之间的命名反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二语的产生过程中,只有一语对等词的语音得到了激活。总结果表明,非平衡中-英双语者使用目标语言时,非目标语言的语音也可以得到激活,并且激活范围可能受非目标语言熟练水平的影响。
    藏语母语者汉语词汇识别的眼动研究
    高晓雷, 沈梦, 李海燕, 白学军, 高蕾
    2020, 18(1):  45-52. 
    摘要 ( )   PDF(5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藏语母语者在不同语境中阅读汉语句子时,字形、语音信息在词汇识别中分别发挥的作用以及词频效应。结果发现:(1)在高限制性句子语境中,字形和语音共同作用;(2)在低限制性句子语境中,语音作用显著;(3)词频效应出现在高限制性语境的晚期,以及低限制性语境的中期和晚期。该结果表明,在藏语母语者阅读汉语的过程中,句子语境影响词汇识别过程中字形、语音的作用及作用的时间进程,藏语母语者汉语词汇识别符合双通道理论。
    执行意向影响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
    干加裙, 张曼曼, 胡锦慧, 郭云飞, 陈幼贞
    2020, 18(1):  53-59. 
    摘要 ( )   PDF(5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执行意向编码形式对前瞻记忆加工机制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在低认知负荷下,混合编码效果最好,仅执行意向编码次之,标准编码效果最差,而在高认知负荷下三种编码效果无差异。眼动指标显示在低认知负荷下混合编码的注视点数量最多,总注视时间最长;在混合编码条件下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的总注视时间均长于仅执行意向编码和标准编码。结果说明,执行意向编码容易受认知负荷的影响;在低认知负荷下混合编码的被试对任务刺激进行更多的监控和加工,而仅执行意向编码促进前瞻记忆任务的自动化加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学生的首因效应对教师情绪感染力的影响:情绪真实性判断的中介作用
    张奇勇, 卢家楣
    2020, 18(1):  60-66. 
    摘要 ( )   PDF(6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因效应可能通过对他人情绪真实性判断的影响间接作用于情绪感染的效果。研究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首先向两组被试散布有关教师的“正面信息”或“负面信息”,然后通过观看该教师的朗诵视频来测量教师的情绪感染力以及教师的情绪真实性。所不同的是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使用了不同的信息散布方式,实验组采用情境引导,对照组采用抽签引导。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成功建立了关于教师的第一印象,并对情绪真实性判断和情绪感染产生影响,出现首因效应。而对照组未成功建立第一印象,因此没有出现情绪感染的首因效应。路径分析表明,首因效应通过情绪真实性判断对情绪感染产生完全中介效应。
    父母家校沟通与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外补习的关系研究
    王立东, 李倩, 罗良
    2020, 18(1):  67-71. 
    摘要 ( )   PDF(5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某特大型城市学区658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其父母的调查数据,讨论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家校沟通的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母亲的家校沟通行为可以显著预测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补习参与情况,而未发现父亲的家校沟通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结论印证了信息沟通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韧性对抑郁的影响:个体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作用
    刘惠军, 卜彤
    2020, 18(1):  72-77. 
    摘要 ( )   PDF(5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考察家庭韧性和个体心理韧性对个体抑郁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家庭韧性量表、个体心理韧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301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庭韧性与个体心理韧性显著正相关,二者与抑郁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家庭韧性及个体心理韧性均对抑郁有显著预测力,共同解释了变异量的28.6%。以抑郁为结果变量,构建以家庭韧性和个体心理韧性为预测变量的中介模型,检测结果显示中介模型拟合良好,个体心理韧性在家庭韧性与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家庭韧性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抑郁,也可以通过提升个体心理韧性负向预测抑郁。
    快速阅读训练对基于视觉定向搜索的注意力影响:ERP研究
    李恒平, 何胜昔, 刘正奎
    2020, 18(1):  78-84. 
    摘要 ( )   PDF(7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视觉搜索任务为检测作业,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考察快速阅读训练对神经系统注意功能的影响。进行视觉定位搜索测试,被试后测ERP成分P200在电极点F3的波幅较前测显著减小,但P130在电极点P7的潜伏期显著长于前测,N200在电极点P7的波幅较前测显著增大;进行视觉顺序搜索测试,被试后测ERP成分P130在电极点P7的潜伏期显著长于前测,N120在电极点P7的波幅显著大于前测;对于相同的视觉搜索任务,被试后测的反应时和作答率均优于前测,且被试进行顺序搜索时的作答率前后测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表明,经过快速阅读训练,被试的前额叶功能和外源性注意功能可能得到了激活和扩大。
    亲社会视频游戏中的合作对博弈决策中合作行为的影响
    郑文倩, 陈云云, 宋国萍, 徐敏, 白正月, 李兰洁
    2020, 18(1):  85-91. 
    摘要 ( )   PDF(6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38名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Chicken Game实验范式测量合作行为,考察了单人和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后,性别和游戏习惯对玩家在博弈决策中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可以促进玩家在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2)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后,男玩家(相比女玩家)在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更多;(3)玩游戏的习惯影响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相比于经常习惯与现实朋友玩游戏和独自玩游戏的玩家,经常习惯与网友玩游戏的玩家在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后的合作行为更多。本研究不仅证实了一般学习模型,也证实了亲社会合作类视频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
    应用心理学
    网络募捐中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意愿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衡书鹏, 赵换方, 熊建萍, 周宗奎
    2020, 18(1):  92-99. 
    摘要 ( )   PDF(6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框架效应和共情–助人行为假说,以82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探讨了网络募捐中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意愿的影响,并考察了目标框架的调节作用以及共情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目标框架调节了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者的共情和捐助意愿的影响。在积极框架下,消极面部表情对捐助者的共情和捐助意愿的积极影响显著高于积极面部表情;而在消极框架下,两种面部表情对捐助者的共情和捐助意愿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了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共情在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目标框架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社会距离和性别对公平关注的影响
    张振, 齐春辉, 付淑英, 王青春, 熊建萍
    2020, 18(1):  100-106. 
    摘要 ( )   PDF(6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使用单次匿名最后通牒博弈任务,采用2(性别: 男性, 女性)×3(社会距离: 自我决策, 替朋友决策, 替他人决策)×5(提议类型: 1/9, 2/8, 3/7, 4/6, 5/5)的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操作反应者的不同社会距离,考察资产分配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发现:(1)相比于自我决策和替朋友决策,女性被试替他人决策时更愿意接受提议1/9,2/8和3/7,而提议4/6和5/5的接受率不受社会距离的影响;男性被试中社会距离和提议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不平等提议的反应时随社会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平等提议的反应时不受社会距离的调节;(3)替他人决策时女性的接受阈限显著低于男性,而自我决策及替朋友决策时接受阈限不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恋爱状态与外表拒绝敏感性: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的中介作用
    陈云祥, 邓衍鹤, 刘翔平
    2020, 18(1):  107-112. 
    摘要 ( )   PDF(5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探讨大学生恋爱状态(恋爱中或单身)、个体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与外表拒绝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恋爱状态问卷、外表拒绝敏感性量表、拒绝敏感度量表、基于外表的社会比较以及吸引力自评等测量工具,以班级为单位向随机选取的北京、四川以及安徽等地多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施测,有效被试549人。结果发现:(1)大学生恋爱状态、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和外表拒绝敏感性之间相关显著;(2)大学生恋爱状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也能显著负向预测外表拒绝敏感性;(3)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在恋爱状态与外表拒绝敏感性之间具有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47),恋爱状态通过提升个体主观评估的外表吸引力,从而降低外表拒绝敏感性。
    性别和情境危险程度对行人危险知觉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朱鹏, 常若松
    2020, 18(1):  113-120. 
    摘要 ( )   PDF(8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性别和情境危险程度对行人危险知觉的影响。实验采用三类真实交通情境图片作为材料,包括无危险情境图片、低度危险情境图片和高度危险情境图片。结果发现:低度危险情境条件下,女性的N1潜伏期更短;在N1波幅上,高度危险情境大于无危险情境或低度危险情境;在P3波幅上,男性大于女性,低度危险情境大于无危险情境或高度危险情境。说明早期视觉加工阶段,女性对低度危险情境更敏感;男性比女性给予交通情境更多的注意;情境危险程度能够调节危险知觉过程中的注意分配。
    焦虑和抑郁对正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注意控制的中介作用
    于永菊
    2020, 18(1):  121-127. 
    摘要 ( )   PDF(6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流调抑郁量表、注意控制量表和正负性信息注意量表,对48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焦虑、抑郁对注意偏向的影响,并探讨了注意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正性注意偏向与注意控制呈正相关,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流调抑郁呈负相关;负性注意偏向与注意控制呈负相关,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流调抑郁呈正相关。(2)特质焦虑、注意集中、注意转移可显著预测正性注意偏向,状态焦虑、流调抑郁和注意集中则显著预测负性注意偏向。(3)注意转移和注意集中中介了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流调抑郁和正、负性注意偏向间的关系。研究提示注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可缓解或消除焦虑和抑郁对注意偏向的负面影响。
    求同方能存异:上下级学习目标导向契合对创造力的影响
    巩振兴, 张莹, 李新敏, 张甜甜
    2020, 18(1):  128-135. 
    摘要 ( )   PDF(6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领导-员工学习目标导向与领导反馈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交互作用机制,对305名领导-员工配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领导学习目标导向显著正向预测员工创造力;(2)领导反馈环境在领导学习目标导向和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3)员工学习目标导向对领导学习目标导向和领导反馈环境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相对于学习目标导向低的员工,当员工学习目标导向高时,领导学习目标导向对反馈环境的积极影响大。
    “己之所欲”还是“成人之美”?解释水平视角下个体赠送-接受礼物的偏好不对称性
    李开云, 王思杰, 杨蕙菁, 毕艳, 张文君, 林丰勋
    2020, 18(1):  136-144. 
    摘要 ( )   PDF(15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释水平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研究领域。本研究以解释水平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情境问卷调查方法,通过5个实验探讨个体赠送与接受礼物时是否存在性别和角色偏好的不对称性。结果发现,一般情境下,受性别因素影响,男生偏好赠送和接受工具性礼物,女生偏好赠送和接受表达性礼物。但随着心理距离(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的拉近,个体的解释水平降低,更关心他人的喜好和需求,赠送者会更基于接收者的偏好进行礼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