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5年, 第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Is Happy Facial Expression Identified by the Left or Right Hemisphere?
    Zhou Xiaolin, Shao Liping
    2005, 3(4):  241-247. 
    摘要 ( )   PDF(2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 cri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ght hemisphere hypothesis and valence hypothesis of emotion processing is whether the processing of happy facial expressions is lateralized to the right or left hemisphere. In this study participants from a Chinese sample were asked to classify happy or neutral facial expressions presented either bilaterally in both visual fields or unilaterally in the left visual field(LVF)or right visual field(RVF). They were required to make the speeded responses using either the left or right hand. It was found that for both left and right hand responses, happy(and neutral)expressions presented in the LVF were identified faster than happy(and neutral)expressions presented in the RVF. Bilateral presentation showed no further advantage over LVF presentation. Moreover, left hand responses were generally faster than right hand responses, although this effect was more pronounced for neutral expression. These findings were interpreted as supporting the right hemisphere hypothesis, with happy expression being identified initially by the right hemisphere.
    Effects of Media and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on Collaborative Concept-Learning
    Fu Xiaolan, Tan Jing
    2005, 3(4):  248-255. 
    摘要 ( )   PDF(2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media and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remotely located pairs of people′s completing a concept-learning task. Sixty pairs performed a concept-learning task using either audio-only or audio-plus-video for communic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includes three levels: with totally same information, with partly same information, and with totally different information. The subjects′ primary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were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shared by the subjects on the number of the negative instances selected by the subjects, and a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f media on the time taken by the subjects to complete the task.
    《摄生秘剖》的养生心理思想研究
    杨鑫辉
    2005, 3(4):  256-259. 
    摘要 ( )   PDF(5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摄生秘剖》是明末儒医洪基所撰的一部融合诸家养生心理思想的专著。“精者神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精、气、神、形紧密联系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养生机理。养生健体的关键是“保养精神”,神形共养便可以使人健康长寿。养生的主要方法有:药疗(按症处方),体疗(运动身体),心疗(治心养神),三者结合才有全面的功效。
    生活应激诱发大学生抑郁症状及轻生意念预警模型
    郑林科, 杨静
    2005, 3(4):  260-264. 
    摘要 ( )   PDF(5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LSI)检测大学生3558例,并用回归分析和路经分析探讨其应激过程(应激源—应激反应)诱发抑郁症状及轻生意念的预警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中所承受的挫折、压力、变化和自我强加是预警抑郁症状产生的主要应激源;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和认知反应是预警抑郁症状产生的主要应激反应;大学生抑郁症状诱发轻生意念的预测正确率为97.0%,发生比(OR)或危险率1.86倍于非抑郁症状者,其中女生抑郁症状诱发轻生意念的危险率近2倍于无此症状者;应激源直接引起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直接诱发抑郁症状,抑郁症状直接引发轻生意念,应激源和应激反应不直接影响轻生意念,而通过诱发抑郁症状间接影响轻生意念。此预警模型为大学生危机心理鉴别干预提供了临床心理学依据和参数。
    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李小平, 郭江澜
    2005, 3(4):  265-267. 
    摘要 ( )   PDF(3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按照态度的结构理论,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该研究采用问卷测查的方式,考察了学习态度中的三种成分与学习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学习行为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认知,而是意向和情感。所以要使学生真正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习行为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关键在于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愉悦体验和强烈的投入意愿。
    面孔加工特异性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杜英春, 吕勇
    2005, 3(4):  268-274. 
    摘要 ( )   PDF(11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以面孔、汽车、鸟和椅子为刺激,在汽车搜索作业及分类判断作业两种条件下考察了N170面孔特异性效应。结果发现,面孔在两种条件下均引起明显不同于其余三类物体的N170。实验任务对汽车刺激有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搜索作业下,汽车N170有接近面孔N170的趋势,其波幅显著大于鸟、椅子N170的波幅;在分类作业中,则没有这种显著的差异。从而为证明存在面孔识别的特异性神经机制提供了证据。
    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
    姚计海, 唐丹
    2005, 3(4):  275-280. 
    摘要 ( )   PDF(5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319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作为被试,主要采用问卷法,考察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师生关系结构具有冲突性、依恋性、亲密性和回避性四个维度;(2)师生关系类型包括矛盾冲突型、亲密和谐型和疏远平淡型三种类型;(3)师生关系各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师生关系质量随年级升高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初一学生的师生关系最好,初二和高二学生的师生关系最不理想;(4)师生关系各类型的人数比例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小学生系列回忆中移动和重复错误特征的研究
    韩宗义, 白学军
    2005, 3(4):  281-285. 
    摘要 ( )   PDF(4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以同音汉字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完成系列回忆任务。实验发现:移动错误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少,年级差异显著;移动错误出现最多的是在移动距离为1个和2个的时候,移动距离差异显著;重复错误年级差异和移动距离差异均不明显。
    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可控心理影响机制
    莫秀锋, 刘电芝
    2005, 3(4):  286-290. 
    摘要 ( )   PDF(4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了主要可控心理因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所纳入的可控心理因素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控心理因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为数学学习动机、策略意识、积极归因和困难应对感对数学学习策略有显著的直接效应。研究提示,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应重视可控心理因素的作用并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
    吴红顺, 连榕
    2005, 3(4):  291-295. 
    摘要 ( )   PDF(4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知识学习观量表》,探讨了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的现状和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观在总体上还是建设性的;(2)不同性别、文理科学生在知识学习观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初中生的知识学习观比高中生的知识学习观更具建构性;(4)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知识学习观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知识学习过程观、知识价值观、知识学习态度观是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预测变量。
    初二学生学业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唐芳贵
    2005, 3(4):  296-300. 
    摘要 ( )   PDF(4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初二学生学业求助的动机特点和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求助态度和求助行为同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有关;(2)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是以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的;(3)学业求助既受动机因素的影响,又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
    王金霞, 王吉春
    2005, 3(4):  301-304. 
    摘要 ( )   PDF(4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兰州市190名中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生活满意度以及相关家庭因素的问卷调查发现:(1)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水平,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影响;亲子关系满意度、对父母婚姻幸福程度的评价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2)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型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3)亲子关系满意度、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型教养方式是预测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的有力因子。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
    贾蕾, 李幼穗
    2005, 3(4):  305-309. 
    摘要 ( )   PDF(4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选取幼儿园大班、小学一、二、三年级共240名被试,每个年级各60名,男女各半,考察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对儿童的分享行为有影响,其中主要是认知观点采择对实际分享行为的影响;(2)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有阶段性;(3)儿童认知观点采择和情感观点采择的发展在幼儿园大班,二者之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到了一、二、三年级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风险知觉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田丽丽, 郑雪, 刘海涛
    2005, 3(4):  310-313. 
    摘要 ( )   PDF(4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险知觉是指人对潜伏于环境中的危险的主观评定方式或评定值,以“不确定性”为本质特征。在对心理学领域中关于风险知觉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时期风险知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已往研究在风险值评定和危险源识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测量、扩展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