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心理学
    位置-价值联结引发的注意捕获及其机制
    刘丽, 李士一, 岳俊冰, 白学军
    2019, 17(3):  289-295. 
    摘要 ( )   PDF(7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两阶段的训练-测试范式,本研究考察空间位置-价值联结能否引发注意捕获及其产生的机制。在训练阶段的任务中,被试对出现在10个位置中的2个相邻位置的红色目标圆环反应高概率的获得高奖励反馈,而对出现在另外2个相邻位置的红色目标圆环反应高概率的获得低奖励反馈,其它6个位置为中性位置,目标不会出现在这些位置。在测试阶段的任务中,要求被试在10个具有不同颜色的图形中搜索唯一的方形或圆形,刺激的空间位置分布与训练阶段相同。在一半试次中,红色圆环作为分心物出现。结果发现,当红色的分心物出现在训练阶段的高奖励位置上时,被试搜索目标的反应时变慢,捕获了注意;而当其出现在中性位置和低奖励位置时都不能捕获注意。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基于具体空间位置的价值驱动的捕获效应;(2)注意捕获效应的泛化不是由扩散效应导致的。
    汉字位置信息加工的脑电变化进程
    李昱霖, 杨帆, 王琳, 隋雪
    2019, 17(3):  296-303. 
    摘要 ( )   PDF(7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启动范式结合脑电记录技术,探讨汉字位置信息加工的脑电位的变化进程。实验一启动时间为80 ms,结果发现,在150 ms–;250 ms和250 ms–;550 ms时间窗内,不同启动条件没有出现脑电位的差异。实验二启动时间为200 ms,结果发现,两个时间窗内,不同启动条件之间脑电位显著不同。实验结果提示我们:(1)短时间启动条件下,换位假词和替换假词与其原词启动效果没有差异,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差异没有在脑电上表现出来;(2)长时间启动条件下,词语换位效应在脑电上表现出来,汉字身份信息作用出现;(3)汉字身份编码早于汉字位置编码。
    阅读中词汇识别依赖词内字序编码的阶段性特点:眼动证据
    刘志方, 陈朝阳, 仝文, 苏衡
    2019, 17(3):  304-310. 
    摘要 ( )   PDF(7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采用边界范式,通过两项实验考察预视阶段与注视阶段词内字序编码对词频效应的影响,探讨阅读中词汇识别依赖词内字序编码的阶段性特点。实验一发现,预视中词内字序颠倒条件不影响词频效应,说明词汇加工早期对词内字序编码的依赖性较为灵活;实验二发现,注视中词内字序颠倒条件导致词频效应消失,说明词汇加工晚期阶段较为严格地依赖于词内字序编码。综合两项实验的结果可知,词汇识别对词内汉字顺序编码的依赖性随着加工的深入而增强。
    妒忌情绪下的定向遗忘效应:基于情境模拟诱发
    杨丽娴, 李铃芳, 张锦坤
    2019, 17(3):  311-317. 
    摘要 ( )   PDF(6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性情绪会影响个体的注意与记忆。妒忌往往产生于社会比较,其对优势他人的指向性可能与定向遗忘指令产生“竞争”。研究以情境模拟法诱发妒忌情绪,以10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情绪状态:妒忌、中性)×2(指示类型:记忆、遗忘)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妒忌对项目法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中性情绪条件下,要求记住项目(TBR)的再认成绩显著高于要求遗忘项目(TBF),出现典型的定向遗忘效应。妒忌情绪条件下,TBF项目和TBR项目再认成绩未出现显著差异,未出现定向遗忘效应。该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妒忌情绪的负性情绪和指向性两个特征所导致的注意抑制的削弱和对优势他人信息的选择性编码有关。
    身体表情识别的ERP研究
    梁宗保, 杨韵, 张光珍, 杨元魁, 郑文明, 曹睿昕
    2019, 17(3):  318-325. 
    摘要 ( )   PDF(12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情绪分类的经典研究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个体对身体表情识别的行为与时间进程特点。行为结果表明:个体对愉快情绪的加工速度明显快于悲伤。脑电结果表明:(1)在N170上,个体在对悲伤身体表情的识别中诱发了更大的波幅,表现出了“负性偏向”。(2)在P2上,相对悲伤和中性身体表情,人们在识别愉快的身体表情时诱发了更大波幅。(3)在晚期成分上,相对中性身体表情,人们在识别愉快与悲伤情绪时诱发出更大波幅,表现出了“情绪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对身体表情的加工与面孔表情的加工可能存在着相似的模式。
    眼部情绪信息对疼痛共情影响的ERP研究
    宋娟, 魏艳秋, 杜梦, 解鸿宇, 连涛, 胡亚奇, 马欧
    2019, 17(3):  326-332,347. 
    摘要 ( )   PDF(19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疼痛共情是个体对他人疼痛的认知和情绪反应。眼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人心理状态。利用ERP技术,研究探讨了平静、悲伤、恐惧三种眼部情绪信息背景对疼痛共情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3成分上,平静情绪引发的波幅大于悲伤、恐惧情绪引发的波幅。在P3、LPC成分上,疼痛场景刺激引发波幅大于非疼痛场景刺激引发的波幅。研究表明,眼部表达的不同情绪信息可影响疼痛共情相关任务中的晚期加工过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心理韧性集体咨询对校园受欺凌小学生状态焦虑的影响
    桑青松, 李海澜, 刘思义, 舒首立, 刘正奎
    2019, 17(3):  333-339. 
    摘要 ( )   PDF(6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探讨心理韧性集体咨询对校园受欺凌小学生状态焦虑的影响,预期通过心理韧性集体咨询提高受欺凌小学生心理韧性进而降低状态焦虑。研究采用2(干预组/对照组)×3(前测/后测/追踪)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干预组和对照组均16人,使用儿童受欺负类型问卷、状态焦虑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前测、后测和追踪阶段的评估工具。研究发现:经过心理韧性集体咨询,干预组小学生心理韧性水平显著提升,状态焦虑和受欺凌水平均显著下降;干预对心理韧性、状态焦虑和受欺凌的效应可持续至干预结束后6个月。结论:心理韧性集体咨询通过提高心理韧性降低了状态焦虑水平。
    执行功能对4岁幼儿情绪胜任力的影响:语言的中介作用
    李泉, 廖丽莉, 廉彬, 冯廷勇
    2019, 17(3):  340-347. 
    摘要 ( )   PDF(7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标准的执行功能与情绪胜任力测试任务,考察了79名4岁幼儿执行功能与情绪胜任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语言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执行功能与情绪胜任力之间显著正相关,且主要表现为抑制控制对情绪胜任力的影响。(2)中介分析表明,语言在执行功能对幼儿情绪胜任力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执行功能(尤其是抑制控制)对4岁幼儿情绪胜任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语言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日常生活事件与高中生日常情绪体验的多层分析-神经质的调节作用
    张兴慧, 罗玉晗, 玄新, 王耘
    2019, 17(3):  348-353. 
    摘要 ( )   PDF(5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日常生活事件问卷、日常情绪体验问卷以及神经质量表,连续14天对23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以考察日常生活事件与高中生日常情绪体验的关系以及神经质的调节作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1)在个体内和个体间两个水平上,日常积极生活事件仅可正向预测日常积极情绪体验,日常消极生活事件可正向预测日常消极情绪体验,负向预测日常积极情绪体验;(2)神经质可加强日常消极生活事件对日常消极情绪体验的正向预测作用,可减弱日常积极生活事件对日常积极情绪体验的正向预测作用。由此得出结论,日常生活事件与高中生日常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在个体内与个体间存在着一致性,神经质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
    公益广告对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内隐启动研究
    胡瑜, 黄崇蓉, 严婷婷
    2019, 17(3):  354-359. 
    摘要 ( )   PDF(5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启动任务范式,以青少年为被试,探讨了公益广告以及人格差异对公益行为的影响。实验1采用公益广告样例启动助人任务,探究不同的公益广告样例对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公益行为的样例启动中并没有出现对比效应,关爱个体生命和公共道德规范的公益广告启动反而对随后的相应的助人意愿起到促进作用;实验2增加了公益广告类别启动助人任务和自尊量表(SES),探究公益广告类别和人格差异对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益广告类别启动没有对随后的青少年公益行为有显著作用;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对其是否产生公益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自尊水平高者相比于自尊水平低者更倾向于做出助人行为。
    信息框架及个体情绪诱发对大学生捐助行为的影响
    张聚媛, 许潇, 刘勤学
    2019, 17(3):  360-367. 
    摘要 ( )   PDF(7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探讨捐助情境下的框架效应和不同情绪诱发对大学生捐助行为的影响。实验一采用风险决策范式验证在捐助情境下框架效应的存在,实验二采用情绪诱发范式和模拟情境实验探讨不同情绪诱发与信息框架的交互作用。结果:(1)捐助情境下,框架效应显著。(2)消极信息框架下,个体在悲伤情绪下比在快乐情绪下对捐款的愉悦度更好;积极信息框架下,个体在悲伤情绪下与快乐情绪无差异。(3)积极信息框架下,个体倾向于捐时间而不是捐款,消极信息框架下无差异。
    应用心理学
    “谈钱伤感情”?社交心理模式对慈善捐赠的影响
    钟毅平, 李梅, 李琎, 占友龙
    2019, 17(3):  368-376,421. 
    摘要 ( )   PDF(12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们通常以不同的社交心理模式进行相处,即:市场模式和公共模式。本研究两个实验通过图片启动考察社交心理模式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实验一探讨社交心理模式和成本对慈善捐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中、低成本下,慈善捐赠不受社交心理模式的影响;而在高成本下,市场模式组的捐赠低于公共模式组和控制组,但公共模式组与控制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实验二探讨社交心理模式和捐赠关系对慈善捐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公共模式组和控制组,被试对高、中、低自我相关的慈善机构的捐赠逐步递减,且两两差异显著;而市场模式组,被试对高自我相关的慈善机构的捐赠显著大于中、低自我相关的慈善机构,但中、低自我相关的慈善机构的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慈善捐赠受到社交心理模式的影响。以市场模式为导向的个体倾向于成本-收益的计算,削弱其亲社会行为动机,但这种影响会受到成本的调节;且市场模式主导下的个体对社会关系的感知更加疏远。
    损失情境下社会困境中的合作行为
    凌晓丽, 孙鹏
    2019, 17(3):  377-383. 
    摘要 ( )   PDF(6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既往社会困境的研究表明,人们能够做出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他人或集体利益的亲社会合作行为,且这种合作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直觉自动性特点。然而,既往研究中的社会困境往往置于正向的收益情境中,本研究在经典公共物品困境与公共资源困境的基础上,通过操纵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标的的效价,设置出损失情境下的公共物品困境与公共资源困境,系统探究了个体在损失情境下社会困境中的亲社会合作行为及其特点。结果发现,即使是在损失情境下的社会困境任务中,被试依然表现出了较高的合作行为水平,但较收益情境下合作水平略低;此外,损失情境下的合作行为同样表现出直觉自动性的特点。本研究为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广泛存在及其直觉自动性特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性态度和爱的水平在识别性和爱相关刺激上的效应: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
    侯娟, 刘金群, 陈昕, 黄佳妮, 方晓义
    2019, 17(3):  384-394. 
    摘要 ( )   PDF(8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眼动技术,记录了15名男性和19名女性在观看与爱相关刺激和与性相关刺激(包括图片和句子)时的眼动过程,并测量了个体的激情爱水平和性态度对这些刺激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性相关图片,男性对爱相关图片更感兴趣,但在女性中并未发现偏好;(2)相对于爱相关图片,保守型性态度的个体对性相关图片的注意次数更多,但在开放型性态度的个体中未见显著差异;(3)相较于爱相关句子,激情爱水平为疯狂、不顾一切的爱和偶尔爆发激情的个体更关注性相关句子。研究表明,爱相关刺激与性相关刺激的视觉注意模式有所不同,且这种差异受个体性态度与激情爱水平的影响。
    农村青少年创伤经历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特征
    李鸽, 曹倖, 王力
    2019, 17(3):  395-401. 
    摘要 ( )   PDF(5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诊断标准,考察了农村青少年创伤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情况及其与人口学特征、创伤经历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第五版》,对1781名乡镇初级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60%的农村青少年至少经历过1件创伤性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创伤性事件为曾有亲近的人去世(42.6%);(2)有创伤经历的农村青少年的PTSD检出率为9.7%,与PTSD有关的人口学特征为男性、独生子女以及父母在外打工;(3)最易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经历为遭受或目睹家庭暴力。本研究呈现了农村青少年群体创伤相关心理健康现状,并初步识别了一些该群体罹患PTSD的风险因素,这将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针对PTSD易感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筛查和干预。
    特质焦虑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耿靖宇, 侯晓, 杨华勇, 韩丕国, 高峰强, 韩磊
    2019, 17(3):  402-407. 
    摘要 ( )   PDF(6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监控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Aitken拖延问卷对5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特质焦虑与大学生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及机制。结果发现:(1)特质焦虑对拖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时间管理倾向在特质焦虑与大学生拖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3)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受到自我监控水平的调节,随自我监控水平的提高,时间管理倾向对拖延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加强,特质焦虑通过时间管理倾向对拖延行为的间接预测作用加强。
    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与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多重中介效应
    李晓玉, 赵申苒, 高昂, 高冬东
    2019, 17(3):  408-414,432. 
    摘要 ( )   PDF(10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差序式领导是一种根植于中国文化背景的领导理论,由于其贴近中国组织情境,具有较强的本土契合性而引起关注。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有效问卷511份,构建了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多重中介模型,考察了组织承诺和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差序式领导对建言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组织承诺、内部人身份认知在差序式领导和建言行为之间分别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当组织承诺和内部人身份认知以并式组合加入时,两者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两者之间的间接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利益冲突对不同认知风格决策者建议采纳的影响
    王焕弟, 陈世平
    2019, 17(3):  415-421. 
    摘要 ( )   PDF(7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利益冲突和建议偏差对不同认知风格决策者建议采纳程度的影响,以7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2×3混合实验设计,通过设置与建议者有/无利益冲突两种情境,对场独立和场依存型被试在点数估计任务中获得不同建议时的采纳程度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场依存型决策者的建议采纳程度显著高于场独立型决策者,无利益冲突组建议采纳程度显著高于有利益冲突组,利益冲突与认知风格交互作用显著;决策者在获得不同建议时,建议采纳程度不同。研究表明,场依存型决策者的建议采纳程度会受到建议和有无利益冲突的影响,而场独立型决策者在建议采纳过程中不会考虑利益冲突因素;建议偏差大于90%时,决策者才会发觉建议不可靠,建议可信度在建议采纳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承诺的作用机制:链式中介及调节效应
    张建卫, 周洁, 李海红, 王健
    2019, 17(3):  422-432. 
    摘要 ( )   PDF(8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人才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提高军事人才组织承诺是军地双方推进“人才兴军”目标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议题。为探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承诺的作用机理,对全国16所高校3603名大学生后备军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承诺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职业胜任力和培养满意度在二者关系间的独立中介和链式中介效应均显著;工具支持正向调节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胜任力的关系;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均正向调节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培养满意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