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1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1-20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心理学
    羽毛球运动提高成人整体运动知觉敏感性—基于知觉模板模型
    金花, 刘婷, 尹德圣, 邵梦灵, 朱子良
    2019, 17(6):  721-728. 
    摘要 ( )   PDF(6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量研究探讨了经验积累对整体运动知觉(GMP)能力的影响,但对其内在机制知之甚少。为探讨羽毛球运动改善GMP能力的机制,本研究采用知觉模板模型,以随机点阵的速度变化作为外部噪声,考察了羽毛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在两种决策水平下的GMP能力差异。结果显示:(1)羽毛球选手的GMP敏感性高于非运动员,且有着更强的外部噪声排除能力;(2)点阵速度越大,GMP敏感性越差。本研究结果可为某些知觉缺陷的康复提供更为健康的训练方法。
    学习判断的框架效应: 加工流畅性的影响
    贾宁, 魏琳, 代景华
    2019, 17(6):  729-735. 
    摘要 ( )   PDF(5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旨在考察学习判断中的框架效应以及加工流畅性的影响。采用逐项即时学习判断任务,通过操纵指导语来设置正向框架和负性框架。其中,实验1和实验2分别考察低、高相关词对学习任务中学习判断的框架效应。实验3深入探究了提取流畅性对学习判断框架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在高加工流畅性词对的学习判断上出现了框架效应;第二,提取流畅性不影响学习判断的框架效应。研究支持了消极心理锚点假说,并推测编码流畅性是产生框架效应的主要因素。
    三维场景中内隐记忆的空间更新
    李士一, 周日, 孙璐, 谢岩枫, 赵光
    2019, 17(6):  736-742. 
    摘要 ( )   PDF(6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更新效应是指个体在三维空间中移动时,对周围物体与自身位置之间相对关系进行的自动更新。本研究以背景线索效应为例,考察三维空间中的内隐空间记忆是否存在空间更新。实验采用2(观察者移动与否)×2(场景旋转与否)的被试间设计,探究学习阶段的背景线索效应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能否迁移到测试阶段。结果发现:观察者移动组、控制组效应能够迁移,场景旋转组、场景旋转且观察者移动组效应不能迁移。结果证明,三维场景的内隐记忆中也存在空间更新。
    高低厌恶敏感性个体对不同情绪刺激的注意时程: 来自ERP研究的证据
    曾庆, 郑希付
    2019, 17(6):  743-749. 
    摘要 ( )   PDF(5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高厌恶敏感性和低厌恶敏感性个体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运用ERP技术考察观看厌恶、中性情绪图片时,不同厌恶敏感性个体注意加工时程差异。结果发现,从早期波开始,相比低厌恶敏感性个体,高厌恶敏感性个体N1、N2波的波幅都增强,但到了晚期波,高低厌恶敏感性个体注意厌恶情绪图片差异不显著,但高厌恶个体注意中性图片的LPP波显著增强。这表明高厌恶敏感性个体不仅对高厌恶图片有高注意,对中性情绪图片也表现出较多注意。
    学习顺序和材料相似性对听觉类别学习的影响
    王家慰, 邓泳珊, 邢强
    2019, 17(6):  750-755. 
    摘要 ( )   PDF(8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日语单词为材料,考察学习顺序和材料相似性对听觉类别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高相似性规则,个体在交错呈现条件下学习成绩更好;对于低相似性规则,个体在集中呈现条件下学习成绩更好。这一现象与前人在视觉类别学习中所发现的规律相同。结果表明,学习顺序对听觉类别学习的影响受材料相似性调节,并且学习顺序对类别学习的影响具有跨通道的一致性。
    整字-部件关系对等级汉字识别的影响研究
    马利军, 韩镇洋
    2019, 17(6):  756-764. 
    摘要 ( )   PDF(5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等级汉字识别过程的研究,探索汉字加工中整字与部件互相作用的机制。实验1在两种视角条件下呈现刺激,要求被试判断目标汉字是否属其义符所属范畴,结果发现等级汉字存在整体优先性,义符对目标识别产生影响,部件会干扰或促进整体的加工过程,整体优势不能消解或抑制部件的语义作用。实验2采用字词决定任务探究汉字加工中声符的作用,发现声符对等级汉字识别存在影响。结果证实,对汉字加工会自动激活整字结构和部件线索,整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通路,支持汉字通达的交互激活模型和双向平行加工假设。
    基于计算机的反馈复杂性和先前知识对学习的影响
    龚少英, 韩雨丝, 王祯, 徐升, 刘小先
    2019, 17(6):  765-772. 
    摘要 ( )   PDF(6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两因素实验设计探索计算机环境下精细反馈的复杂性和先前知识对学习的影响。106名具有高或低先前知识的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线索和详细解释两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反馈条件下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之后分别测量学习者对反馈内容的外在认知负荷评价、迁移成绩、反馈知觉和动机。结果发现:(1)反馈复杂性只影响低先前知识者的学习迁移,他们在详细解释条件下的迁移成绩显著高于线索条件。高先前知识者的迁移成绩高于低先前知识者。(2)反馈复杂性和先前知识都显著影响学习者对反馈内容的外在认知负荷评价,详细解释条件引发了更低的外在认知负荷,高先前知识者感知到更低的外在认知负荷。(3)先前知识影响学习者的反馈知觉,高先前知识者的反馈知觉更好;但反馈复杂性只影响低先前知识者的反馈知觉,他们在详细解释条件下产生了更好的反馈知觉。(4)反馈复杂性和先前知识促进学习者的动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教学方式量表的编制
    张丽娜, 路海东
    2019, 17(6):  773-779. 
    摘要 ( )   PDF(5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文献分析、课堂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教学方式初始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始问卷进行修订,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两个分量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由直接教学和提问两个维度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由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两个维度构成。结果表明,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教学方式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可以作为我国高中课堂教学方式的测量工具。
    口吃儿童言语产生中的抑制控制:来自出声Go/Nogo任务的证据
    赵黎明, 刘奕伶
    2019, 17(6):  780-786. 
    摘要 ( )   PDF(5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抑制控制在言语产生中起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可能是造成口吃的原因之一。前人研究发现成年口吃者存在与抑制控制相关的脑区(右侧额下回)的过度激活,但在口吃儿童中没有。此外,关于口吃儿童抑制控制的行为研究只运用了按键任务,结果也存在很大争议。故本研究运用出声Go/Nogo任务检验口吃儿童在言语产生中的反应抑制能力。结果发现,口吃组与对照组在击中和虚报的反应时、漏报率和虚报率上均未表现出组间差异,而且口吃组的这些指标与口吃程度也没有显著相关。在排除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后,上述结果支持口吃儿童在言语产生中对发音运动的反应抑制并不存在普遍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成年口吃者右侧额下回过度激活的补偿解释。
    初中生亲子关系与网络欺负: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周含芳, 刘志军, 樊毓美, 李百涵
    2019, 17(6):  787-794. 
    摘要 ( )   PDF(6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孤独感与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作用机制。使用亲子关系问卷、孤独感问卷和网络欺负问卷对843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负向预测孤独感、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初中生孤独感正向预测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孤独感在亲子关系影响初中生网络欺负和网络受欺负中有不同的作用模式,即孤独感在亲子关系影响网络欺负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亲子关系影响网络受欺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幼儿心理数线的发展:估计准确率与模式背后的策略
    臧蓓蕾, 张俊, 顾荣芳
    2019, 17(6):  795-802. 
    摘要 ( )   PDF(5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81名3~5岁幼儿心理数线发展特点及其在数线估计任务中使用策略的研究,探究幼儿数线估计策略的发展特点,数线估计策略与估计准确率、估计模式的关系,从而为促进幼儿心理数线发展提供启示。结果发现:(1)幼儿在数线估计任务中表现出丰富多样的估计策略;(2)估计策略具有年龄、估计情景差异和数线范围的差异;(3)估计策略与数线估计准确率、数线估计模式密切相关。幼儿在1~20数线范围内的估计准确率存在显著的策略差异。幼儿数线估计策略能够影响估计模式,各种估计模式中使用比例较高的是“数字关系”和“数数”策略,“标准线性模式”中各种有效策略运用的比例最高。
    RSVP范式下情绪刺激对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瞬脱影响的比较研究
    王庭照, 王凤丽, 敖勇前, 王丽
    2019, 17(6):  803-809. 
    摘要 ( )   PDF(6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RSVP范式,本研究以情绪刺激及双任务中两个目标刺激间的时间间隔(SOA)作为实验条件,从时间维度上探析了情绪刺激、SOA等因素对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瞬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聋人存在较听力正常人更为显著的注意瞬脱现象;(2)较听力正常人而言,情绪刺激更易诱发聋人的注意瞬脱;(3)在改变T1情绪词的条件下,负性刺激对注意瞬脱的影响高于中性刺激及正性刺激,而正性刺激对注意瞬脱的影响可能与中性刺激无显著差异。
    二胎出生对头胎儿童共情能力的影响:父母教养能力感的调节作用
    李甜甜, 王娟娟, 顾吉有, 徐鹤文
    2019, 17(6):  810-816. 
    摘要 ( )   PDF(6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修订版)和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选取65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二胎出生对头胎儿童共情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了父母教养能力感在二胎出生与头胎儿童共情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二胎家庭中头胎儿童的共情能力高于独生儿童的共情能力。(2)父母教养能力感能够调节二胎出生与头胎儿童共情能力的关系:对于父母教养能力感高的群体而言,二胎出生对头胎儿童共情能力的发展没有影响;对于父母教养能力感低的群体而言,头胎儿童的共情能力比独生儿童的高。因此,二胎出生能够促进头胎儿童共情能力的发展,且二胎出生对头胎儿童共情能力的影响受父母教养能力感的调节。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辛勇, 白柯, 陈谢平, 朱殿庆, 刘传军
    2019, 17(6):  817-823. 
    摘要 ( )   PDF(6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考察了汶川地震十年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检验了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创伤后成长问卷和心理韧性问卷对997名高中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心理韧性对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中介过程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比男生更大。这表明社会支持既能直接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也能通过心理韧性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有助于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
    应用心理学
    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双向性及社会性
    张潮, 刘赛芳, 隋玲, 乔园园
    2019, 17(6):  824-830. 
    摘要 ( )   PDF(5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3个实验探讨宽容概念与大小概念之间的隐喻关系。实验1采用Stroop范式验证了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效应;实验2采用IAT范式,证实了被试对宽容概念的加工会影响他们的大小感知,从而表明了人们对抽象概念的加工会影响对具体概念的感知。实验3采用社会情境范式表明,此隐喻效应会影响被试对图片中陌生人物宽容性的感知,证实了该隐喻表征的社会性。结果表明,宽容概念存在大小隐喻表征且该隐喻表征具有双向性及社会性。
    高低拖延者的跨期选择差异:基于ERP的研究
    倪亚琨, 赵君哲, 李巧灵, 郭腾飞, 王明辉
    2019, 17(6):  831-839. 
    摘要 ( )   PDF(30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采用跨期选择任务,运用ERP技术考察了高低拖延者的跨期选择差异。结果发现:高低拖延组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高拖延组选择即时选项的概率显著高于低拖延组;低拖延组被试在N1成分上出现了右偏侧化效应;高拖延组的P2峰值显著低于低拖延组,且在损失情景下出现了更大的LPP波幅,而低拖延组正好相反。这说明高拖延组被试更加偏好即时奖励,同时在实验任务中投入了更少的注意资源,并且对消极情绪体验的唤醒度更高。
    风险决策框架下的求助意愿:依恋的调节作用
    王秀娟, 王梦婷, 韩尚锋, 刘燊, 张林
    2019, 17(6):  840-845. 
    摘要 ( )   PDF(5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风险决策框架探讨情境紧急性和依恋类型对个体求助意愿的影响,通过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区分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被试,考察他们在不同情境条件下的求助意愿及风险偏好。结果发现:(1)个体在紧急情境下的求助意愿显著高于一般情境下的求助意愿,安全依恋个体的求助意愿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个体的求助意愿;(2)依恋安全调节情境紧急性对求助意愿的影响,安全依恋个体在一般和紧急情境下均表现为风险规避型求助,不安全依恋个体在一般情境下表现为风险规避型求助,在紧急情境下则表现为风险寻求型求助。这表明,情境越紧急,个体的求助意愿越高,且依恋安全调节个体求助方式的风险倾向。
    心理理论对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影响机制:双中介作用
    曾天德, 李杰, 陈顺森
    2019, 17(6):  846-853. 
    摘要 ( )   PDF(6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福建省和河南省部分城市262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析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状况,揭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在不同年级、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2)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与心理理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心理理论对心理社会能力有正向直接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
    李永占
    2019, 17(6):  854-860. 
    摘要 ( )   PDF(5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问卷法对302名企业员工和64名企业管理者进行调查,探讨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员工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跨层次分析结果显示:(1)真实型领导对员工的工作投入和创新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员工工作投入正向预测其创新行为;(3)员工工作投入在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