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书评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心理学
    事件切割对时距知觉的影响:基于记忆碎片效应的研究
    张嘉欣, 陈璇, 钱彬彬, 韩丹, 王璐, 张智君
    2021, 19(2):  145-151. 
    摘要 ( )   HTML ( )   PDF(5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一段连续的运动被分割为多个片段且改变顺序时,观察者对它的时距估计会缩短,这一现象称为“记忆碎片效应”。该效应的产生是源于事件切割还是时空可预测性的变化,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在前人范式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时空可预测性、诱发事件切割(实验1、2),或保持事件数不变、改变时空可预测性(实验3)来探讨上述问题。结果发现,事件切割可导致主观时距缩短,而时空可预测性的变化则不产生影响。由此可见,事件切割而非时空可预测性是产生记忆碎片效应的原因,且在记忆碎片效应下事件切割可导致主观时距缩短。
    合作中责任比较和分配评价差异的ERPs研究
    陈衍, 江婷, 李玮, 陈取麟, 潘运, 胡思瑶
    2021, 19(2):  152-159. 
    摘要 ( )   HTML ( )   PDF(9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考察在合作任务中,个体对任务结果的比较阶段及分配阶段的脑电变化,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三个任务变量:情境(贡献、责任)、比较(大、小)、分配(贡献原则、平均原则)对合作结果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责任比贡献诱发更大的FRN和更小的P3;贡献大小诱发的FRN和P3无差异,但责任大比责任小诱发更大的FRN和更小的P3。分配评价阶段,罚金反馈比奖金反馈诱发更大的FRN,基于贡献(责任)分配比基于平均分配的方案诱发出更大的P3。这表明合作背景中仅在责任比较中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向,在分配评价阶段未显示自我服务偏向。
    情绪效价和动机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
    杜夏雨, 史从戎, 赵子仪, 薛婷
    2021, 19(2):  160-165. 
    摘要 ( )   HTML ( )   PDF(5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图片材料为情绪启动刺激,以多用途测验(AUT)为创造力测量工具,探究情绪与创造力的关系。采用2(情绪效价类型:积极、消极)×2(动机情绪类型:高生存动机、低生存动机)的被试间设计,结果表明:情绪效价主效应显著,积极情绪组的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及总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动机情绪主效应显著,低生存动机情绪组的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及总分显著高于高生存动机情绪组;情绪效价和动机情绪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引发更多的创造性活动;低生存动机情绪下的创造力水平高于高生存动机情绪下的创造力水平;情绪效价与动机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
    “找茬”任务中的视野偏好与参照策略
    乌仁其木格, 赵傲雪, 汪钰涵, 庄想灵, 马国杰
    2021, 19(2):  166-171. 
    摘要 ( )   HTML ( )   PDF(6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四个实验系统探讨了“找茬”任务中的视野偏好(左右侧偏好与上下侧偏好),即个体偏好点击或标记哪一侧来确认发现的差异。实验1A要求被试用圆珠笔圈出A4纸上左右并排呈现的两幅图片的差异,实验1B任务相同,图片采用上下排列方式。实验2A和2B的任务同上,区别在于实验刺激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且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在“找茬”任务中的眼动行为。总体结果表明,个体在比较上下排列的图片时,存在使用上方图片作为参照点的倾向,但在左右比较中整体上无明显的参照视野偏好。
    颜色交替的词边界对一年级儿童朗读和默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宋子明, 王影超, 刘妮娜, 韩映虹, 闫国利
    2021, 19(2):  172-178. 
    摘要 ( )   HTML ( )   PDF(5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词边界线索对不同阅读方式的作用,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以颜色交替的形式标记词边界,比较了词边界线索对一年级儿童朗读和默读语篇的影响。结果发现,词边界线索显著提高了一年级儿童朗读的阅读效率,且这种促进主要表现在词汇加工的晚期和信息整合阶段,但对默读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与默读相比,颜色交替的词边界线索对朗读的促进作用更大。
    汉语朗读中词素位置概率线索作用的发展研究
    连坤予, 马杰, 魏玲, 张书帏, 白学军
    2021, 19(2):  179-185. 
    摘要 ( )   HTML ( )   PDF(5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操纵双字词首字和尾字的词素位置概率,考察汉语朗读中词素位置概率线索对大学生和小学生词切分的作用。结果发现,大学生和小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使用词素位置概率作为词切分线索,且词素位置概率效应大小呈现出发展上的差异;在首字条件下小学生表现出更大的词素位置概率效应。结果表明,双字词首、尾字的位置概率信息是朗读中的重要语言词切分线索;小学生对该线索的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大学生读者。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的异质性及其社会适应: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证据
    吴旻, 孙丽萍, 梁丽婵, 边玉芳
    2021, 19(2):  186-192. 
    摘要 ( )   HTML ( )   PDF(6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个体中心的视角,考察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的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索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采用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问卷、积极消极情绪量表、亲社会行为问卷等对636名农村小学寄宿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心理资本存在明显异质性,分为“低心理资本型”“中心理资本型”“高心理资本型”3种亚类型。(2)不同亚类型寄宿生在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均无显著差异,在回家频率、家庭结构上差异显著,间隔一周以上回家、不完整家庭的寄宿生更可能分布在“低心理资本型”群体中。(3)不同亚类型寄宿生在社会适应状况上差异显著,“高心理资本型”寄宿生在情绪、行为、学业表现上,显著优于“中心理资本型”和“低心理资本型”寄宿生。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症状: 同伴拒绝的中介作用
    谷莉, 李玉杰, 周广东
    2021, 19(2):  193-200. 
    摘要 ( )   HTML ( )   PDF(6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801名7~11岁学龄儿童为被试,探讨同伴拒绝在父母教养方式(儿童自我报告、父母自评和父母互评三种报告方式)与学龄期儿童ADHD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父母自评和互评的教养方式结果显示,权威型教养方式负向影响ADHD症状,专制型教养方式正向影响ADHD症状;儿童报告教养方式结果显示仅母亲的专制教养方式正向影响ADHD症状;三种报告方式结果均显示同伴拒绝仅在父亲专制型教养方式影响ADHD症状中起中介作用。
    父母严厉管教与儿童焦虑的关系:家庭亲密度的中介作用
    翟培鑫, 胡玉香, 刘莉
    2021, 19(2):  201-208. 
    摘要 ( )   HTML ( )   PDF(6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605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家庭亲密度在父母严厉管教(心理攻击和体罚)与儿童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性别对这一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与家庭亲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各焦虑症状均呈显著正相关,家庭亲密度与儿童各焦虑症状均呈显著负相关;(2)家庭亲密度在父亲心理攻击、母亲心理攻击和母亲体罚与儿童焦虑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3)家庭亲密度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
    教师支持、同伴支持与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
    孙芳, 李欢欢, 包佳敏, 甄子昂, 宋巍, 蒋松源
    2021, 19(2):  209-215. 
    摘要 ( )   HTML ( )   PDF(7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中学生心理危机状态问卷、教师支持问卷、同伴支持问卷和中学生歧视知觉问卷对2268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教师支持、同伴支持与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以及歧视知觉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机制。结果发现:(1)教师支持、同伴支持可以显著预测心理危机;(2)歧视知觉在教师支持、同伴支持和心理危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同伴支持对心理危机的直接作用具有性别差异,而教师支持的直接作用不具有性别差异。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重视认知调节,加强教师支持建设和促进同伴支持。
    同胞关系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共情的调节作用
    高玲, 花苏晴, 李沛沛, 杨继平, 王兴超
    2021, 19(2):  216-222. 
    摘要 ( )   HTML ( )   PDF(6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问卷法对山西省659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深入探讨了同胞关系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路径,着重考察了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共情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同胞关系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道德推脱在同胞关系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共情可以显著调节同胞关系与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但是无法显著调节同胞关系和道德推脱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相比于高共情的青少年,同胞关系对低共情青少年的道德推脱水平影响更大。
    儿童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轨迹: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
    姚文玉, 张雯, 刘影, 张思敏, 丁雪辰, 徐刚敏
    2021, 19(2):  223-229. 
    摘要 ( )   HTML ( )   PDF(8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自我报告和教师评价对535名小学3~4年级儿童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三次追踪,通过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和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考察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轨迹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抑郁水平和学业成绩在三年中都较为稳定,三年中上一年抑郁水平可以负向预测下一年的学业成绩,反之则不能;(2)儿童学业成绩的初始水平可以负向预测抑郁水平的发展速度。研究表明:较高的学业成绩可能是抑郁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为儿童情绪健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儿童期受虐经历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和MAOA基因rs3027407多态性的作用
    彭丽仪, 胡义秋, 曾子豪, 詹林
    2021, 19(2):  230-236. 
    摘要 ( )   HTML ( )   PDF(6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儿童期受虐经历、神经质人格、MAOA基因rs3027407多态性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以31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并由专业护士对其抽取血液后进行DNA分型。结果表明:(1)儿童期受虐经历、神经质人格及大学生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2)神经质人格在儿童期受虐经历与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MAOA基因rs3027407多态性调节该中介模型后半段。
    幼儿在不同规范标准下的意图判断:“副作用”效应
    刘希平, 云薏霏, 柴凯轩, 李楠, 唐卫海
    2021, 19(2):  237-243. 
    摘要 ( )   HTML ( )   PDF(5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幼儿对主人公的行为意图做出判断后加入奖惩任务,用意图“有无”判断和星星分配的数量作为考察“副作用”效应的指标,探讨幼儿在不同规范标准下能否利用理性策略对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断。结果发现:(1)幼儿对带来积极和消极“副作用”的行为意图“有无”判断没有差异;(2)相比于消极“副作用”,幼儿倾向于给带来积极“副作用”的行为者分配更多的星星作为奖励;(3)“副作用”效价对4、5、6岁幼儿分配行为的影响是一致的;(4)在道德规范标准和约定规范标准下,“副作用”效价对4、5、6岁幼儿分配行为的影响是一致的。结果表明:(1)使用星星分配数量作为指标考察幼儿的行为意图判断更敏感。(2)幼儿会把违背规范的行为推断为有意的,遵守规范的行为推断为无意的。且这种表现在4~6岁之间具有稳定性。不同规范标准下,幼儿的这一表现没有差异。(3)研究结果支持了意图判断“副作用”效应的理性推理观点。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震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
    刘艾祎, 伍新春
    2021, 19(2):  244-251. 
    摘要 ( )   HTML ( )   PDF(7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震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检验复原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DSM-5的PTSD症状核查表、复原力量表和儿童行为问题核查表,对九寨沟地震10个月后的6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PTSD症状总分及侵入性症状、负性认知和情绪改变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震后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复原力在PTSD总分及其侵入性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对震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应用心理学
    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对适应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闫广芬, 姜琨, 兰泽波, 丁晓辉
    2021, 19(2):  252-257. 
    摘要 ( )   HTML ( )   PDF(5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察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及适应之间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对适应的影响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聋人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天津市214名听障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听障大学生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社会支持对听障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心理韧性对听障大学生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对听障大学生适应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因此,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听障大学生的适应,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适应。
    父母孝道信念与小学生孝道信念的关系:父母教育卷入的中介作用及家庭结构的差异
    郭筱琳, 秦欢, 罗良
    2021, 19(2):  258-264. 
    摘要 ( )   HTML ( )   PDF(6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572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在核心与三代家庭中,考察父母与小学生的孝道信念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在孝道信念代际传递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家庭中,母亲相互性孝道显著正向预测小学生相互性孝道,母亲权威性孝道显著负向预测小学生相互性孝道;三代家庭中,母亲相互性孝道显著正向预测小学生相互性孝道,母亲权威性孝道显著负向预测小学生相互性孝道,父亲权威性孝道显著正向预测小学生相互性孝道和权威性孝道。(2)核心家庭中,母亲教育卷入在母亲相互性孝道、母亲权威性孝道与小学生相互性孝道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三代家庭中,母亲教育卷入在母亲相互性孝道与小学生相互性孝道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以上结果对塑造小学生的孝道信念有重要启示意义。
    手机相关的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手机成瘾:一项全国性调查
    马榕梓, 蒙浩然, 阎丽丽, 陈妤, 曹洪健, 周楠, 邓林园, 张锦涛
    2021, 19(2):  265-272. 
    摘要 ( )   HTML ( )   PDF(6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考察手机使用相关的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关系以及不同手机功能使用时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全国8261名青少年及其家长。结果显示:(1)父母沟通和知晓均可以直接负向预测青少年手机成瘾,而父母监控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手机成瘾;(2)手机娱乐和通讯时间在父母沟通、父母监控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影响中产生了遮掩效应;(3)手机学习时间在父母沟通影响青少年手机成瘾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一定程度的行为监控、良好沟通、温暖支持有利于减少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
    变革型领导对高校教师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曹晓丽, 彭晨, 张王琼
    2021, 19(2):  273-279. 
    摘要 ( )   HTML ( )   PDF(7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变革型领导对高校教师变革支持行为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共调查了122名领导及其327名下属教师。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高校教师变革支持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教师的情感变革承诺在变革型领导与教师变革支持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教师的主动性人格调节情感变革承诺在变革型领导与变革支持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相比低主动性人格的教师,中介效应在高主动性人格的教师中更显著。
    中小学教师人格类型及其对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曾练平, 田丹丹, 黄亚夫, 赵守盈
    2021, 19(2):  280-286. 
    摘要 ( )   HTML ( )   PDF(9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潜剖面分析探索中小学教师人格类型,检验其对工作家庭平衡和工作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对贵州省89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的人格可分为过度控制型、心理弹性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其中心理弹性型占比最高,情绪型次之,过度控制型最少,不同人格类型的教师工作绩效差异显著。(2)人格类型可以调节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表现为心理弹性型和情绪型教师工作家庭平衡显著正向预测工作绩效,过度控制型教师工作家庭平衡对工作绩效的正向预测作用不显著。
    书评
    《双语阅读中的眼动研究》书评
    陈顺森
    2021, 19(2):  287-288. 
    摘要 ( )   HTML ( )   PDF(3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