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Effects of Media and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on Collaborative Concept-Learning
    Fu Xiaolan, Tan Jing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 (4): 248-255.  
    摘要408)      PDF(pc) (279KB)(29415)    收藏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media and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remotely located pairs of people′s completing a concept-learning task. Sixty pairs performed a concept-learning task using either audio-only or audio-plus-video for communic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includes three levels: with totally same information, with partly same information, and with totally different information. The subjects′ primary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were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shared by the subjects on the number of the negative instances selected by the subjects, and a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f media on the time taken by the subjects to complete the task.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
    姜媛, 张力为, 毛志雄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 16 (4): 570-576.  
    摘要1541)      PDF(pc) (760KB)(3388)    收藏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814名大学生和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为探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内在机制,在对相关因素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两个重要变量的新的结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中学生,且男生高于女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沮丧痛苦调节效能上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2)体育锻炼通过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则通过影响情绪调节策略,进而影响心理健康。(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编制
    方晓义, 袁晓娇, 胡伟, 邓林园, 蔺秀云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 16 (1): 111-118.  
    摘要1080)      PDF(pc) (545KB)(3327)    收藏
    编制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工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实际调研及专家研讨的方式构建出量表的三个筛查级别,22个维度指标,并据此发展出具体项目。再通过对890名普通大学生和67名正在接受咨询的临床大学生样本进行预试,对另81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测试,以及多轮专家评估来检验和修订项目,最终形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模型结构合理,拟合良好;量表各项目区分度良好,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咨询求助和未求助大学生在量表以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因此,该量表可作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4. 家庭氛围、子女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代际传递的关系:亲子性别和子女年龄的差异
    李启明, 王纪婷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 (2): 282-288.   DOI: 10.12139/j.1672-0628.2022.02.020
    摘要756)   HTML33)    PDF(pc) (752KB)(1346)    收藏
    为探讨家庭环境(家庭氛围)、认知过程(生活满意度)和个人因素(亲子性别和子女年龄)对心理健康代际传递的影响,对591户家庭亲子被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父母心理健康均正向预测子女心理健康,家庭氛围和子女生活满意度在其中起了重要中介作用;(2)较之于父亲,母亲心理健康对家庭氛围的预测效应更显著,母亲能以家庭氛围和生活满意度为链式多重中介预测子女心理健康,父亲心理健康仅以生活满意度为中介预测子女心理健康;(3)母亲心理健康仅能直接预测女儿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父子间代际传递效应高于父女,以及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效应随子女年龄增长而提高,父亲的影响效应却在下降。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心理健康代际传递的作用机制,且可丰富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量表编制
    孙锦露, 刘海骅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 (2): 255-260.   DOI: 10.12139/j.1672-0628.2022.02.016
    摘要2560)   HTML215)    PDF(pc) (535KB)(3295)    收藏
    编制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量表,为校园欺凌的评估、分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采用文献分析、结构化访谈与问卷调查确定量表维度并编制初始量表,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量表。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量表包含26个项目,共5个维度,分别是身体欺凌、关系欺凌、财物欺凌、性欺凌与网络欺凌;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与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作为测量校园欺凌行为的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陈姝娟,周爱保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 (3): 214-217.  
    摘要939)      PDF(pc) (478KB)(3812)    收藏
    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课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拼音在中文学习中的作用及加工机制
    陈琳,周小兵,王雨函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 14 (5): 715-720.  
    摘要639)      PDF(pc) (540KB)(1464)    收藏
    拼音作为增强汉字形音转换的桥梁在中文学习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为深入了解拼音在中文学习中的作用及其加工机制,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拼音学习对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拼音的注音方式和呈现方式对汉字学习的影响,拼音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拼音学习可以促进语音意识的发展;不同的拼音注音方式和呈现方式会对汉字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拼音加工的机制与汉字加工存在不同,但拼音加工的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关系的元分析
    孟鸿兴, 梅志玲, 王晓庄, 徐晟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2): 280-288.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2.019
    摘要964)   HTML63)    PDF(pc) (755KB)(1940)    收藏
    已有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考察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和老年人孤独感的内在联系,但结果不尽一致。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检索后获得的39项研究(49个效应值)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情绪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的关系受到网络社交媒体测量指标和孤独感测量工具的调节作用,但不受性别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本研究为老年人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提供了较为精确的估计,也澄清了二者相关性大小和方向不一致的分歧,对于引导老年人合理使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而缓解孤独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具身的情绪调节:面部表情对内隐情绪的影响
    鲍婧, 傅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 16 (2): 180-187.  
    摘要515)      PDF(pc) (770KB)(1529)    收藏
    研究一编制内隐积极消极情绪测验(IPANAT)为中文版。测验包括内隐积极情绪和内隐消极情绪两维度,共36个项目,信效度良好。研究二,诱发被试消极情绪后,对其分三组进行表情操控:微笑组,牙齿横咬筷子;不笑组,嘴唇竖含筷子;对照组,不使用筷子。IPANAT得分及反应时分析表明:不笑组,相比微笑组与对照组,内隐消极情绪恢复得更多。这表明面部表情对内隐情绪调节存在影响,并拓展了具身情绪调节的“匹配假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大脑反应差异研究综述
    杨丽珠 董光恒 金欣俐,
       2007, 5 (3): 224-228.  
    摘要4403)      PDF(pc) (532KB)(5842)    收藏
    情绪的产生通常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变化。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意义,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反应。该文综述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大脑中的反应差异,归纳了相关的研究结论和存在的争论,并指出寻找敏感情绪指标、脑功能定位、情绪调节等三个方向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显著的推动情绪研究的进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共情与同情:词源、概念和测量
    颜志强, 苏金龙, 苏彦捷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 16 (4): 433-440.  
    摘要681)      PDF(pc) (671KB)(1632)    收藏
    作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共情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对共情原本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逐渐变得模糊,具体表现为共情与同情术语的混用。事实上,与共情不同,同情的历史更加悠久,例如孟子提出的恻隐之心和休谟提出的同情说。为了辨析共情与同情的概念和内涵,以及阐述现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从词源、概念和测量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期望进一步规范相关术语的使用,进而为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成长型思维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基于动机框架的分析
    张阔, 李珮瑜, 陈丽君, 汪新建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2): 209-215.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2.009
    摘要726)   HTML57)    PDF(pc) (701KB)(1456)    收藏
    通过对1878名青少年的调查,考察了成长型思维及其动机框架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结果发现:成长型思维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资本;动机框架中的掌握目标和失败反应在成长型思维和青少年心理资本间起序列中介作用;在控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就的前提下,成长型思维对于青少年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增量预测效度。研究从内隐信念的角度拓展了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为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培养和促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语义关联性对重复知盲效应的影响:来自汉语成语的证据
    金丽, 吴凤娟, 冷英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 (4): 457-46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2.04.004
    摘要341)   HTML38)    PDF(pc) (614KB)(623)    收藏
    重复知盲是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任务中对第二个重复刺激的加工缺陷。以汉语中反义字和成语为实验材料,采用全部报告任务,探讨刺激的语义关联性对重复知盲的影响。实验1以汉语单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三水平(目标刺激之间的语义关系:无关、相同、相反)被试内设计,结果是重复字产生重复知盲效应,反义字产生语义启动效应。实验2以成语为材料,采用2(目标刺激之间的语义关系:相同、无关)×2(位置:前位置、后位置)设计,结果是语义关联性消解了重复知盲效应。结果表明:(1)反义字不产生重复知盲效应。(2)语义关联性消解成语中重复字的重复知盲效应。(3)实验结果支持竞争假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8, 6 (2): 98-102.  
    摘要1403)      PDF(pc) (642KB)(2242)    收藏
    心理韧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为有利于国内心理韧性研究的开展,选定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进行中文版修订。以初中二年级学生884人(男生468人,女生416人)为被试,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共提取11个因子,其中外部保护因子7个,心理韧性特质因子4个,各个题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载荷在0.34~0.88之间,各个因子的同质性信度在0.62~0.84之间,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5.77%。结果表明,量表符合测量学的信度和效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心理韧性的工具在国内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简版数学焦虑量表在中国小学儿童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李红霞, 徐艳丽, 方怡泉, 郭凯玥, 司继伟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 (6): 850-857.   DOI: 10.12139/j.1672-0628.2022.06.019
    摘要977)   HTML61)    PDF(pc) (660KB)(1757)    收藏

    修订简版儿童数学焦虑量表,并在小学生群体中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按照量表修订流程对3084名1~6年级小学儿童进行施测,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进行修订,最终形成了包含数学评估焦虑与学习数学焦虑两个维度的中文版简版儿童数学焦虑量表。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文版简版儿童数学焦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具有跨性别、年级和地区测量等值性,可作为测量我国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的有效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
    陈世平,崔鑫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 13 (3): 422-427.  
    摘要1008)      PDF(pc) (638KB)(2580)    收藏
    群际偏爱是在群体内或群体间产生的,在评价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对某个群体明显偏好的倾向。内外群体偏爱是群际关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对内外群体偏爱的实证研究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并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对群际偏爱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虽然有很多理论都可以解释群际偏爱的现象,但是社会认同理论是能够同时解释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的比较全面的理论,因此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对群际偏爱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学习动机和心流体验的链式中介作用
    蔡林, 贾绪计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 18 (6): 805-811.  
    摘要1238)   HTML99)    PDF(pc) (608KB)(1090)    收藏
    为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动机量表、心流体验量表和在线学习投入量表,对310名在线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在线学习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学习动机和心流体验分别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在线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在线学习投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李甜甜, 徐鹤文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 (5): 700-706.   DOI: 10.12139/j.1672-0628.2022.05.018
    摘要1091)   HTML81)    PDF(pc) (618KB)(1850)    收藏
    为了考察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拒绝敏感性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拒绝敏感性问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89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社交焦虑,也可以通过拒绝敏感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影响社交焦虑,但链式中介作用较弱。因此,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是通过降低其拒绝敏感性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进而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手机相关的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手机成瘾:一项全国性调查
    马榕梓, 蒙浩然, 阎丽丽, 陈妤, 曹洪健, 周楠, 邓林园, 张锦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 (2): 265-272.  
    摘要673)   HTML40)    PDF(pc) (671KB)(1434)    收藏
    为考察手机使用相关的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关系以及不同手机功能使用时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全国8261名青少年及其家长。结果显示:(1)父母沟通和知晓均可以直接负向预测青少年手机成瘾,而父母监控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手机成瘾;(2)手机娱乐和通讯时间在父母沟通、父母监控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影响中产生了遮掩效应;(3)手机学习时间在父母沟通影响青少年手机成瘾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一定程度的行为监控、良好沟通、温暖支持有利于减少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恶意创造力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李娇娇, 刘晓冰, 裴丹丹, 徐碧波, 尹锡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 (4): 563-569.   DOI: 10.12139/j.1672-0628.2022.04.019
    摘要542)   HTML61)    PDF(pc) (728KB)(1673)    收藏
    采用问卷法对广东省6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深入探讨了情绪智力影响恶意创造力的路径,重点考察了攻击行为的中介作用和宽恕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情绪智力与恶意创造力显著负相关;(2)攻击行为在情绪智力与恶意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3)宽恕可以显著调节攻击行为与恶意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相比于高宽恕水平的大学生,攻击行为对低宽恕水平大学生的恶意创造力的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定制、沉浸感对网络游戏忠诚的影响:基于玩家的视角
    丁倩, 周宗奎, 张永欣, 魏华, 熊婕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 16 (2): 261-265.  
    摘要369)      PDF(pc) (598KB)(1451)    收藏
    为考察定制、沉浸感对网络游戏忠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500名男性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进行网络游戏定制、沉浸感和网络游戏忠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定制、沉浸感与网络游戏忠诚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定制不仅直接影响网络游戏忠诚,还通过沉浸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游戏忠诚。研究结论揭示了网络游戏忠诚的建立和维持机制,对网络游戏开发和设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与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回避应对策略和社交敏感性的作用
    张思敏, 董亓易如, 陈飞, 阿尔升•海达别克, 丁雪辰, 朱仲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3): 336-34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3.007
    摘要375)   HTML31)    PDF(pc) (727KB)(740)    收藏

    为探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和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对上海地区4~6年级共575名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社交自我知觉可以负向预测抑郁和社交焦虑;(2)回避应对策略在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交敏感性调节了社交自我知觉通过回避应对策略影响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前半路径,社交自我知觉对回避应对策略的预测作用仅在高社交敏感性儿童身上显著。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低社交自我知觉个体的情绪适应问题提供新的解释,还在引导个体心理干预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高中生正念与学习倦怠:基于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的视角
    靳铭, 曾练平, 曾小叶, 黄亚夫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 (4): 494-500.   DOI: 10.12139/j.1672-0628.2022.04.009
    摘要602)   HTML55)    PDF(pc) (614KB)(1073)    收藏
    基于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的视角,探究正念对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调查863名高中生。结果表明:(1)正念对高中生学习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正念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生命意义感的独立中介作用及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习倦怠。因此,正念可以负向预测高中生学习倦怠,提升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生命意义感可以缓解高中生学习倦怠,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简版和极简版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的开发
    周曌, 季顺鑫, 刘拓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6): 846-85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6.017
    摘要287)   HTML25)    PDF(pc) (700KB)(428)    收藏
    开发简版(PMPUS-S)和极简版(PMPUS-VS)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对天津某高校和某中学的学生进行施测,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简化问题性手机使用题库中的题目从而形成量表,基于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测量不变性,并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发现,PMPUS-S包含脱离表现和无手机恐惧2个维度共8个项目,PMPUS-VS包含脱离表现维度中的全部4个项目。PMPUS-S和PMPUS-V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经检验,PMPUS-S具有跨年龄组、跨性别的严格等值性,PMPUS-VS具有跨年龄组的严格等值,不满足跨性别等值性。结果表明,简版和极简版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各项指标均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评估个体的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张向葵,丛晓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 (3): 229-233.  
    摘要661)      PDF(pc) (591KB)(1977)    收藏
    该文力图从人生命的生成性及其表现形式即社会文化视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问题看成是个体实现自身生命本质、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而必要的环节。人的生命的生成性决定了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一般从广义的角度说,社会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不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规则不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亦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创造力的中介和安全感的调节作用
    刘啸莳, 李静雯, 张蕾, 项珵, 吴芸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 21 (1): 138-144.   DOI: 10.12139/j.1672-0628.2023.01.020
    摘要643)   HTML54)    PDF(pc) (747KB)(1285)    收藏

    为探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创造力的中介作用和安全感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调查了556名18~60岁城市成年人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安全感、创造力和心理幸福感。结果发现:(1)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正向预测心理幸福感;(2)性格优势之创造力是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幸福感的中介变量;(3)安全感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只有当个体的安全感较高时,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创造力才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提升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还需要提升个体的安全感,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并进一步增加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大学生睡眠拖延与日间嗜睡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朱莹莹, 黄佳豪, 唐卓仪, 刘佳莹, 李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 (6): 797-804.   DOI: 10.12139/j.1672-0628.2022.06.012
    摘要1132)   HTML86)    PDF(pc) (618KB)(1611)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睡眠拖延与日间嗜睡的关系,以及失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睡眠时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睡眠拖延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和睡眠时型量表对42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睡眠拖延对日间嗜睡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失眠在大学生睡眠拖延与日间嗜睡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睡眠拖延经由失眠影响日间嗜睡的中介作用受到睡眠时型的调节,相对于清晨型,睡眠拖延对夜晚型大学生失眠的预测作用更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共情的中介作用和正念的调节作用
    郭英, 陈灿杰, 胡东, 袁安怡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 (1): 80-87.   DOI: 10.12139/j.1672-0628.2022.01.012
    摘要1563)   HTML132)    PDF(pc) (758KB)(1706)    收藏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和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对5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道德认同的两个维度—道德认同内化和道德认同符号化均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2)共情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正念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通过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减弱了道德认同符号化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增强了共情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手机成瘾流行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熊思成, 张斌, 姜永志, 蒋怀滨, 陈芸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 (6): 802-808.  
    摘要1353)   HTML95)    PDF(pc) (734KB)(1834)    收藏
    手机成瘾作为互联网时代个体所特有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手机成瘾流行率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证成果,但结果之间分歧较大。为澄清该领域的争议,解释影响手机成瘾流行率的原因,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全球手机成瘾流行率及其影响因素。共174项研究,包含178个独立效应量纳入元分析(n=145 380)。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全球手机成瘾整体流行率为28.3%,其中文化背景、测量工具、出版年代对手机成瘾流行率有显著影响,而年龄阶段的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行为成瘾,手机成瘾是目前全球最普遍的成瘾类型之一,支持了关系文化理论和成瘾易得性假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中文阅读中的情绪词类型效应不受效价的调节:来自眼动的证据
    胡同文, 张阔, 程玉茹, 王敬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4, 22 (2): 197-203.   DOI: 10.12139/j.1672-0628.2024.02.007
    摘要137)   HTML12)    PDF(pc) (629KB)(176)    收藏

    本研究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将不同类型情绪词嵌入到同一句子框架,考察中文自然阅读中的情绪词类型效应及其与效价的关系。结果发现,情绪标签词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情绪负载词,且这种注视差异不受情绪效价的调节。此外,对积极词的注视显著短于消极词,验证了积极效价的语义加工优势,支持了密度假说。结果表明,中文阅读中同样存在情绪词类型效应,且不论情绪效价如何,情绪标签词上情绪信息作用更为显著,更吸引读者注意且难以解离,表现出注意偏向优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